9、3.焊接接头的无损检测9。3,1,表9,3,1中增加了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TOFD 方法和相控阵超声检测,PA,方法、都是一种可记录并且重复性较好的超声检测方法。特别是相控阵超声检测。PA 在工程中检查出了不少射线检测没有发现的未熔合等危害性缺陷,当采用不可记录的常规超声检测、俗称A超,时.在每检验批超声检测完成后要对已检测焊口进行不小于检测数量10.的RT或PA或TOFD附加检测。无损检测标准应执行现行行业标准、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部分、射线检测,NB T。47013、2。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NB。T.47013 3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4部分、磁粉检测 NB T,47013。4.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NB.T.47013,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0部分、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NB,T、47013 10和、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5部分,相控阵超声检测,NB。T.47013.15的规定 9。3、3.管道焊接接头的延迟裂纹和再热裂纹倾向除与材料牌号.厚度本身有关外,还与焊接时的焊缝拘束度有关,对具有延迟裂纹和再热裂纹倾向的材料在施工过程认真执行焊接工艺文件的规定是非常重要的,表1列出了管道常用具有延迟裂纹和再热裂纹倾向的材料牌号,供使用时参考。9.3,4 9,3.5、这两条的目的是实现焊接接头的过程质量控制和质量验收、避免积压到工程后期压力试验前进行集中检验。焊接接头分批在工程进展中进行无损检测和验收、是实现过程焊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也是一个非常经济的方法。既有利于减少总体验收带来的风险、也避免后期集中检测增加大量不必要,不合理的检测焊口 影响工程进展。焊接接头的分批验收旨在为验收过的焊接接头提供一个见证 以后检验批的检测结果不构成对前期检验批的验收否定 检验批是指抽样检测时,在一定的组批检测规则下.同一检测方法中上次委托时间至本次委托时间内焊接的所有焊口、以此作为计算检测数量的基数,全部检测和局部检测时不存在检验批的概念、标准规定的组批检测规则是,同一检测比例、不考虑焊工、规格,材质。固定口和管线号 各单位可结合自身的管理能力,现场的具体情况甚至不同的施工阶段对检测规则进行细化和改变,但组批检测规则要在检测委托前固化下来,如对一些施工管理水平较低的单位 可以将管线号。单线号,作为组批检测规则。即在同一管线号下一定时间内焊接完成的焊口作为检测基数.即检验批、计算检测数量 这样管理虽然简单了。但造成的后果是焊口的总检测数量大大增加、无形之中增加了施工总工期,检测时间多了,也增加的工程项目的投资,对一些管理水平高。项目简单。如管廊。的情况、可以将同一检测比例的管线按照施工情况分为1 n个组别。现行行业标准、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过程技术文件规定.SH T.3543。2017表格中为检测类别、以在同一检测类别下一定时间内焊接完成的焊口作为检测基数、即检验批,计算检测数量,虽然检测基数大了,但检验批数量相对减少了,焊口总检测数量也相应减少,可以缩短施工工期、也减少了项目的投资。有些单位认为按同一管线号组批要增加施工周期和项目投资.也没有体现出管理水平 但按同一检测类别组批又太过于繁琐。增加了管理成本,也可以采取折中的办法,如按照管道编号、直接相连且输送同一介质的多条管线的组合.进行组批,即将同一管道编号内同一检测比例的在一定时间内焊接完成的焊口作为检测基数,检验批 计算检测数量 也可以按照试压包系统进行组批,即将同一试压包号内同一检测比例的在一定时间内焊接完成的焊口作为检测基数。检验批。计算检测数量。甚至可以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按照不同的检测规则进行组批,如在预制阶段按照检测类别或管道编号进行组批。在现场安装阶段或者试压阶段按照试压包或管线号进行组批,但在检测规则改变时.以前已经焊接的焊口要按原检测规则进行组批并完成检测委托,检验批的验收要在过程中及时报验.以防止在管道系统试压阶段因检验批未及时报验而延误.检验批的资料要妥善保存,以备在管道压力试验前核验 第9、3,4条第1款是专指抽样检测的情况.考虑到因焊接接头结构或检测单位客观原因、对一些管廊上排列紧密的管道等焊接接头可能无法进行整口检测,经检验人员确认可以按时局部检测规则执行、但经局部检测的焊口要从相应的检验批中剔除。即不作为抽样检测的检测基数和检测数量.这里批的检验人员可以是建设单位代表或监理单位代表或检验机构人员 第9 3,4条第3款是指如何确定抽样检测焊口的数量,应该以本次检验设定的检验批内焊口总数为计算基数、乘以组批时设计给定的检测比例、确定出该检验批的标准检测焊口数,第9、3.5条第1款是指施工过程中对焊接接头检验批设定的时间限定.指对在不超过2周时间内完成的焊接接头进行过程验收,以保证焊接条件、焊接环境和人员的相对稳定 当施工高峰期焊口产出量较大时.可适当缩短组批设定时间.第9、3.5条第2款是指施工过程中对焊接接头检验批按相同检查等级设定,不区分管线号。材质,管道等级和焊工。即在2周内完成的检查等级相同的焊接接头可为1个检验批 也可根据试压包等其他因素细分为几个检验批,如果计算出的该批检测数量结果有小数时,要向上圆整到整数 例如.该批完成的检查等级为2级。抽查比例为20,的管道在小于2周的时间内准备焊接99个焊接接头,若划为1个检验批,则以99为本次检测焊接接头数量的计算基数.计算检测数量为19,8.向上圆整为20个焊接接头、若策划划为n个检验批,则按实际情况确定各次检测焊接接头数量的计算基数,不同检测方法的焊口不要在同一检验批中累加计算统计检测比例、第9,3.5条第3款是指在检验批内确定检测焊接接头时应优先考虑固定口,并不少于该批标准规定检测焊接接头数的40。当固定口数量达不到该批规定检测总数的40 时、固定口应全数检查 当该检验批中无固定口时.则全部抽检活动口、限定标准规定检测数量的40 是为了防止在特定情况下因检测数量不足时补检测后再引起的固定检测数量不足。如某20、检测比例的检验批、共有34道焊口,其中固定焊口6道。由6名焊工焊接完成.应检测焊口为7道。其中固定焊口应为3道。当时抽检了7道焊口 包括固定焊口3道、但监检时发现漏覆盖了1名焊工 要求补检测焊口1道而此焊工只焊接了1道活动口,如果进行了补检测那实际共检测了8道焊口。按原标准条文固定焊口的检测数量就应该为4道,所以就会造成补检测后固定焊口的检测比例又不符合要求、第9.3。5条第4款是指确定检测的焊接接头时应执行的原则 1 应涵盖该检验批中的每名焊工或焊工组合,避免集中在少数焊工焊接接头中抽查。当打底焊与盖面焊由两名或多名焊工共同焊接完成时,要覆盖到每个焊工组合,2,这里要注意均衡与覆盖的区别,既要避免将检测焊口集中在特定的管线号上,在检验批中确定检测焊口时尽量合理分配每个管线号所承担的检测焊口数、多者多检、少者少检或不检,又要尽可能地使每个管线号的总检测比例保持均衡。示例1,一批包括001 002,003共3个管线号.质量检查等级为2级,即检测比例为20.的管道在小于2周的时间内由10名焊工共同完成100个焊接接头。则可将此100个焊接接头划为1个检验批。以100为本次检测焊接接头数量的计算基数。计算检测数量为20个焊接接头.假如001。002,003这3条管道对应完成的接头分别是60个,30个、10个 则应按001线检测12个接头,002线检测6个接头,003线检测2个接头进行均衡分配,并且这20个抽查焊接接头应涵盖此10名焊工在该批内所焊焊接接头.具体哪名焊工抽查数量的多少由检验人员根据每名焊工的质量业绩确定。而不是由每名焊工的焊接数量决定.示例2,一批包括004.012共9个管线号.质量检查等级为4级、即检测比例为5,的管道在小于2周的时间内由5名焊工共同完成80个焊接接头、则可将此80个焊接接头划为1个检验批、以80为本次检测焊接接头数量的计算基数 计算检测数量为4个焊接接头 但因此批焊接接头是由5名焊工焊接完成的、根据要覆盖每名焊工的原则.至少要检测5个焊接接头 即每名焊工至少检测1个、在确定检测焊接接头时、还要结合前期委托检测的情况,看看哪条管线检测比例相对低了或高了 对截至目前实际检测比例低的管线要稍多点检测焊接接头.对实际检测比例高的管线要稍少点检测焊接接头甚至不检测。而不是盲目地看本检验批各管线的焊接接头数量确定。9,3 5A.本条是指局部或抽样检测时优先检测焊接接头的交叉部位。即T字缝 当焊口上T字缝数量大于应拍片张数、每张片的有效检测长度不小于250mm.时,则每张胶片都要布置在T字缝位置上,因纵缝间隔相对较小、一张胶片可以布置2个及以上T字缝的特殊情况除外 当焊口上T字缝数量少于应拍片张数时、则每个T字缝均要检测。9。3.6,9。3.6A、当抽样检测出现不合格时,加倍检测的焊接接头应在出现不合格的该焊工所焊同一批焊接接头中选取、并应按同日.同材质。同焊接位置,同规格 同管线号的顺序优先考虑、可以选择在同批.不同管线号的焊接接头、当此批中该焊工只焊接1个焊接接头时 则不用加倍检测、进行累进检查或者增加检查长度检测时,其检测方法要与原发现超标缺陷的检测方法一致、不能变更检测方法和验收级别、9。3、6B.对焊口进行割除重新焊接,也是消除不合格缺陷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发现较长的连续性缺陷或者小口径管的不合格缺陷处理、与现行国家标准,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GB.20801中累进检查中更换属于同一范畴。对于将接头焊缝全部割掉且去除热影响区后重新焊接的焊接接头 原则上不作为返修焊口处理,按新焊口重新进行局部检测或参与新检验批的抽检。不必对该焊口进行单独的100、检测,但对在热处理后割除进行重新焊接的焊口、如果受热处理影响的管段没有割除的话 其热处理次数要累加,在割除不合格焊接接头时、检查员要在现场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