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灌水沟畦与格田17。3,1,灌水沟畦是田间灌溉系统中最末级工程、是直接受水区.灌水沟畦要素决定灌溉效率和效果,因此选择不同灌溉方式下的灌水沟畦技术要素,是典型工程设计的关键 灌水沟畦的理论计算、具体方法可参考关研究成果资料 17、3,2,17,3,7 田间工程是灌区灌排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畦灌、沟灌,格田灌是常用的地面灌溉方式,随着灌溉技术的不断发展。地面灌溉方式也在不断改进 逐步发展了更加节水的长畦分段灌,水平畦灌,波涌畦灌,波涌沟灌.覆膜畦灌,覆膜沟灌等、因此。田间工程设计可根据需要选择、长畦分段灌、水平畦灌,波涌畦灌、覆膜畦灌等灌溉方式通常适用于密植作物灌溉 沟灌。波涌沟灌 覆膜沟灌等灌溉方式通常适用于宽行距旱作物灌溉,格田灌通常适用于水稻及盐碱地冲洗灌溉、改进式地面灌溉需要增加输水软管。入口流量自动控制系统及覆膜等配套措施,需要精细化管理.运行管理要求也更高.但其灌水均匀度高,灌溉更加节水,因此。在干旱缺水,有节水要求的地区可选用、采用波涌畦灌时,田面纵向坡度宜为1.6,不宜存在局部倒坡或洼地.畦宽不宜超过4m、畦长不宜大于240m.采用波涌沟灌时,灌水沟的间距。沟距,应与灌水沟的湿润范围相适应、并满足农作物耕作栽培和机耕要求、轻质土壤的间距宜为500mm,600mm 中质土壤宜为600mm、700mm。重质土壤宜为700mm.800mm,沟长应根据沟底坡度。土壤入渗能力。入沟流量。土地平整程度以及农机作业效率等因素确定。长畦分段灌溉可以实现450m3 hm2左右的低定额灌溉.灌溉效率可提高一倍左右,投资小.技术操作简单.水平畦灌的特点是畦田面积大、可达3.33hm2、入畦流量大 水流推进速度快。深层渗水少,灌水均匀度高。17、3。8。ηf、Es和Cu三项指标综合评价地面灌水质量的方法,国内 外均有采用、其含意是当灌水量不足时、虽ηf可达到1.但Es较低、不能满足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达不到高产的目的、灌水量虽然适当,如Cu不高。则可能导致某些地区出现深层渗漏.某些地区又有灌水量不足的现象。作物长势不均匀 产量也不会高 如果超量灌水 Es,Cu都可能达到1、但ηf却较低,达不到节水的目的,还可能引起生态方面的负效应 所以必须同时用三项指标才能综合反映出灌水质量的优劣,从我国北方地面灌水技术现状分析,三项指标达到0,85以上、经过努力是可以做到的,本标准式.17,3.8、1,式。17,3,8 3 中的Ws。Wn及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Ws.灌后储存在土壤计划湿润层中的水量,m3,Wn.灌前土壤计划湿润层所需的水量,m3,A。试区面积。m2、γ 土壤容重。t m3.H。计划湿润层深度。m。ω、试区灌水后平均土壤含水率,占干土重、ωo 试区灌水前平均土壤含水率。占干土重,ωmax,试区H深度内土壤田间持水率.占干土重,Zi。灌后第i点土壤中的实际储水深度 mm。Z。灌后试区各点土壤中的平均储水深度,mm,n一一试区内土壤储水深度测点总数目、17.3,10 土地平整可提高灌水均匀度,提高灌水效率,实现节水灌溉,是田间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建设内容 是提高地面灌溉效果的主要工程措施、因此在田间工程设计中应高度重视.土地平整应满足灌水沟畦对坡度的要求。精度宜采用田面相对高程标准偏差进行描述 旱作灌水沟畦的田面相对高程标准偏差宜小于60mm,是根据试验资料和工程实践资料确定的。当采用激光平地技术时精度可适当提高、水稻格田的田面相对高程标准偏差宜小于2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