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总体布置11 2。1、涵洞进。出口及洞身水流应顺畅 对于渠下排水涵,当河沟与渠.路 大致成一角度时,不宜强求正交 一般不应采用小于45,夹角的斜交涵洞,可在河沟上下分别采取改沟.加设导流和构造物方法.增大水流方向与渠,路,相交的夹角 11、2,4.涵洞的水流形态与洞型选择是相互关联的。应统筹考虑,涵洞一般优先选用无压流态、其理由是 1,虽然在通过相同流量时断面尺寸比有压和半有压涵洞大.但其水头损失小、出口流速低,出口只需简单防冲加固 而有压及半有压涵洞则要设消能防冲设施,2 其上游壅水低于有压和半有压涵洞。可降低对渠、路、堤的高度及质量要求 能减少进口护砌工程量.3。由于整个断面不充满水及上游水深较小,故对防渗要求也相应降低.4 有压流虽可减小涵洞断面尺寸.但由于洞内流速较高.压力大,涵前积水较深,因而水流对涵洞和渠,路,基的破坏性较大,此外,有压排水涵洞在排泄洪水时,因流量变化大。可能出现明满流交替状态而产生振动。影响工程安全,宜慎用,半有压流由于在流量变化大时流态更不稳定,也不宜采用.11、2.5 涵洞的各种横断面形式具有明显的构造和受力特点。合理利用这些特点是保证工程安全和经济的前提条件,盖板涵的盖板结构虽然不能承担很大压力。但其空间高度小。可预制安装,施工方便 适用于涵洞高度受限或者施工条件苛刻的地段,盖板涵的结构缝多 不适宜有较大内水压力的有压流,拱涵受力条件好、适用于涵顶填土较高及跨度较大的无压涵洞.箱涵多为刚结点矩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较好的静力工作条件。承载能力高,对地基不均匀沉降的适应性能好。适用于洞顶覆土较厚.洞跨较大 地基较差的无压和低压涵洞.唯施工较复杂、圆管主要用于小流量的排水涵洞。便于采用预制管安装.一般多不进行结构设计 可直接根据设计荷载.按定型产品的性能指标,选用相应规格的圆涵即可 关于净空面积和高度的要求.是在实践中总结出的保持无压流态的必要条件 应按本条规定执行.11,2。6。11。2 7。渠下涵孔径尺寸的选定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已知设计流量,进口水深及出口水深.确定洞身断面尺寸,对于矩形断面.此时的洞高及洞宽均为未知,且涵洞流态判别又与洞高有关,有的流量计算公式还含有洞高要素,故需试算、另一种常见情况是。对从渠底穿过的排水涵洞、多需根据拟定的洞身断面尺寸及出口水深 计算确定进口壅高水深,此时、一般是拟定多个不同断面尺寸的布置方案。分别计算确定进口水深.然后根据上游地形.地物允许的淹没条件 经方案分析比较后,确定出比较经济合理的洞身断面尺寸布置方案,当上游沟,河断面较大。或有低洼地带 具有一定的蓄水容积和调蓄作用 可使设计洪水时涵洞的下泄流量相应减小。则往往还应结合调洪演算确定比较经济合理的洞身断面尺寸,考虑涵前积水时,不应使选定的涵洞设计水流形态有所改变,或使涵洞出口流速过大、如果号虑涵前积水。由于积水的调蓄作用,通过涵洞的最大流量必然小于上游天然来水的最大流量,从而使涵洞设计流量减小、达到使涵洞孔径尺寸减小 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但由于涵前壅水计算影响因素众多,较难得出切合实际的计算结果 为安全计.其最大减小值不应超过对应于防洪标准时的洪水流量的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