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3。渠道水力计算6.3、1,按续灌方式设计的干.支渠.采用按设计流量,加大流量和最小流量进行水力计算.即以设计流量计算确定各级渠道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的水力要素,平均流速应满足渠道不冲不淤要求,以加大流量计算确定渠道的岸顶超高和渠深,并验算渠道的不冲条件,以最小流量确定渠道的最低控制水位 并验算渠道的不淤条件.6。3,2.关于支渠长度折算系数a 在以往灌区工程设计中多采用0。75。原,灌溉排水渠系设计规范。采用了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对支渠长度折算系数的分析计算成果、即支渠灌溉面积重心分别在上游 中游或下游时 支渠长度折算系数分别为0,60、0,80、0,85 所谓灌溉面积重心在上游或下游、系指灌溉区形状基本上为三角形或梯形。灌溉面积重心在中游,系指灌溉区形状基本上接近为方形或长方形、本标准继续采用这一计算分析成果,6、3、4 对于单纯农田灌溉的续灌渠道、可采用表6.3.4中的数值,对于综合利用的渠道加大流量的加大百分数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6,3。5,根据国内灌区实际调查情况 本次对单纯农田灌溉的续灌渠道设计最小流量时相应的最小水深做了修订 认为最小流量不宜小于设计流量的40、相应的最小水深不宜小于设计水深的60 有节制闸控制时可不受此限制 对于综合利用渠道按实际情况确定、6 3.7 本标准式、6、3.7。2、是由原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提出的经验公式、适用于从多泥沙河流引水的浑水渠道、根据陕西省洛惠渠的实践经验.在渠底比降较大的条件下.可以引用泥沙含量超过40.的浑水进行淤灌。6 3 10。土质渠道设计平均流速控制不小于0、3m s 目的是为了防止滋生杂草,寒冷地区冬、春季输水的渠道 设计平均流速控制不小于1 5m.s 目的是为了防止水面结冰.6,3、11.渠道允许不冲流速系指渠床土粒将要移动而尚未移动时的临界流速,是渠道允许过流的上限值,计算允许不冲流速值的经验公式很多,如适用于沙质土 砾石土。砂卵石渠床的列维公式.适用于黄土渠床的沙玉清公式和原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公式 以及适用于缺乏有关水力要素时的吉尔什坎公式等。这些公式都有一定的适用条件,不可盲目使用,为此、本标准对重要的干 支渠道允许不冲流速值的计算确定做了原则性的规定 而一般渠道允许不冲流速值可不进行计算、直接由本标准附录C查得、6、3.12 渠道水流在某一特定条件下能够挟运某种粒径泥沙不致使渠道发生淤积的最大数量。称为渠道水流挟沙能力,或称渠道水流饱和含沙量、渠道水流的挟沙能力与水流流速,水力半径,泥沙粒径及沉降速度有关,由于水流中泥沙运动规律的复杂性,目前还没有完善的理论计算公式。而用于计算渠道水流挟沙能力的经验公式虽然比较多.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本标准附录D中推荐采用的三个经验公式。是目前使用较多的计算公式 沙玉清公式适用于黄河中游地区渠道泥沙中值粒径在0 02mm左右及水流弗劳德数Fr、0,8的情况。当Fr、0。8时.这一公式不能使用、黄委水利科学研究院公式适用于黄河中,下游地区。但因适用范围覆盖的面积很大 条件很复杂 因此按这一公式计算的结果误差会大一些.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公式仅适用于黄河下游地区的衬砌渠道、适用范围相对更窄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