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接地装置安装工程13.1。一般规定13。1.1.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均应接地或接零,1.电机.变压器。电器,携带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等的金属底座和外壳,2、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3,屋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构架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遮栏和金属门、4、配电 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等的金属框架和底座.5、交.直流电力电缆的接头盒 终端头和膨胀器的金属外壳和可触及的电缆金属护层和穿线的钢管 穿线的钢管之间或钢管和电器设备之间有金属软管过渡时、应保证金属软管段接地畅通,6、电缆桥架。支架和井架。7,装有避雷线的电力线路杆塔。8。装在配电线路杆上的电力设备.9,在非沥青地面的居民区内,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和高电阻接地系统中无避雷线的架空电力线路的金属杆塔和钢筋混凝土杆塔、10 承载电气设备的构架和金属外壳 11 发电机中性点柜外壳。发电机出线柜 封闭母线的外壳及其他裸露的金属部分 12,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的外壳接地端子和箱式变电站的金属箱体 13.电热设备的金属外壳、14、铠装控制电缆的金属护层、15 互感器的二次绕组,13,1 2.煤矿井下电压在36V以上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电、有危险电压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铠装电缆的钢带。或钢丝.铅皮或屏蔽护套等应有保护接地 13,1、3、地面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可不接地或不接零.1.在木质、沥青等不良导电地面的干燥房间内.交流额定电压为400V及以下或直流额定电压为440V及以下的电气设备的外壳.2。在干燥场所.交流额定电压为127V及以下的电气设备的外壳、3 安装在配电屏,控制屏和配电装置上的电气测量仪表、继电器和其他低压电器等的外壳、以及当发生绝缘损坏时,在支持物上不会引起危险电压的绝缘子的金属底座等,4 安装在已接地金属构架上的设备、5,额定电压为220V及以下的蓄电池室内的金属支架 6,由发电厂.变电所和企业区域内引出的铁路轨道.7,与已接地的机床、机座之间有可靠电气接触的电动机和电器的外壳、13.1,4,需要接地的直流系统的接地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能与地构成闭合回路且经常流过电流的接地线应沿绝缘垫板敷设,不得与金属管道 建筑物和设备的构件有金属的连接,2、在土壤中含有在电解时能产生腐蚀性物质的地方 不宜敷设接地装置,必要时可采取外引式接地装置或改良土壤的措施,3 直流电力回路专用的中性线和直流两线制正极的接地体。接地线.不得与自然接地体有金属连接。当无绝缘隔离装置时。相互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m。4,三线制直流回路的中性线宜直接接地。13、1、5。采用微型计算机和可编程序控制器工作的器件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1,接地网和接地装置敷设应符合设计要求 2.直流工作地与交流工作地保安接地应分开敷设。直流工作地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2Ω。交流工作和保安接地可混接,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直流工作地与交流工作地的接地极应分开设置,与防雷接地装置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3,屏蔽层应与直流工作地连接。可编程序控制器应只设一个接地参考点。4,抗静电活动地板的支撑架应与室内接地网连接.各设备的直流工作地宜用编织铜线与接地网作电气连接,13、1.6,接地线不得用作其他用途.不得利用蛇皮管.管道保温层的金属外皮或金属网.低压照明网络的导线铅皮.以及电缆金属护层作接地线.13、1。7。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 接地电阻值很难达到要求时、应采用下列措施降低接地电阻,1、在变电站附近有较低电阻率的土壤时、可敷设引外接地网或向外延伸接地体、2.当地下较深处的土壤电阻率较低时,可采用井式或深钻式深埋接地极。3,可填充电阻率较低的物质或压力灌注降阻剂等改善土壤传导性能。4 可敷设水下接地网,当利用自然接地体和引外接地装置时.应采用不少于二根导体在不同地点与接地网相连接.5,可采用新型接地装置 6,可采用多层接地措施,13 1,8.降阻剂材料选择及施工工艺 应符合下列规定,1,材料的选择应符合设计要求。2、应选用长效防腐物理性降阻剂,3 使用的材料应通过降阻剂的检验测试.并应有合格证件。4、降阻剂的使用 应因地制宜地用在高电阻率地区 深井灌注,小面积接地网,射线接地极或接地网外沿.5。应按生产厂家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操作工艺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