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源 更多>
10,4、导线.避雷线架设10、4 1、导线及避雷线在展放过程中、对已展放的导线及避雷线应进行外观检查、不应有松股,扭绞 折叠,死弯 磨伤,断裂以及严重腐蚀现象。线材受损后应按下列规定处理,1、导线在同一处的损伤,同时符合下列情况时.可不做补修.应采用0号砂纸将棱角 毛刺修光处理.1,铝 铝合金单股损伤深度小于直径的1.2.2,钢芯铝绞线.钢芯铝合金绞线损伤面积为导电部分总截面面积的5,及以下 且强度损失小于4。3.单金属绞线损伤截面面积小于4,2.导线在同一处损伤需要补修时.导线损伤补修处理标准应符合表10 4 1、1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采用缠绕处理时 受损伤处的线股应处理平整 应选与导线同金属的单股线为缠绕材料,其直径不应小于2mm、缠绕中心应位于损伤最严重处。缠绕应紧密.受损伤部分应全部覆盖。其长度应大于100mm。2 当采用补修预绞丝补修时 受损伤处的线股应处理平整、补修预绞丝长度应大于3个节距,补修预绞丝的中心应位于损伤最严重处,且应与导线接触紧密,损伤处应全部覆盖 3。当采用补修管补修时、损伤处的铝 铝合金。股线应先恢复其原绞制状态,补修管的中心应位于损伤最严重处,补修管应长于补修导线每端20mm.当采用液压施工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输变电工程架空导线及地线液压压接工艺规程,DL。T。5285的规定 表10。4.1 1,导线损伤补修处理标准 3 导线损伤达下列情况之一时 应将损伤部分全部割去、并应重新以接续管连接、1。复合材料导线的钢芯断股。2 导线损失的强度或损伤的截面超过表10,4,1。1的规定时,3,连续损伤的截面或损失的强度都未超过表10。4、1.1的规定.但其损伤长度已超出一个补修管所能补修的长度.4,金钩 破股已使钢芯或内层线股形成无法修复的永久变形,4。作为避雷线的钢绞线,其损伤处理标准应符合表10,4,1.2的规定,表10 4,1,2 避雷线损伤处理标准10。4 2,导线.避雷线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同金属,不同规格,不同绞制方向的线材不应在一个耐张段内连接.2、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在同一档距内。同一根导线上的接头,不应超过1个.导线接头位置与导线固定处的距离应大于0,5m、当有防震装置时,应在防震装置以外,3.35kV架空电力线路在一个档距内、同一根导线或避雷线上不应超过1个接续管及3个补修管。补修管之间.补修管与接续管之间.以及接续管,或补修管 与耐张线夹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5m.4,接续管压接后.弯曲度不得大于管长的2.压接或校直后。接续管不应有裂纹或明显的槌痕、5,导线与接续管连接前应清除导线表面和接续管内壁的污垢.清除长度应为连接部分的2倍、连接部位的铝质接触面.应涂一层电力复合脂 并应用细钢丝刷清除表面氧化膜,应保留电力复合脂进行压接,10、4。3,导线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安放位置应正确,固定应牢固可靠。2。配电线路铝线材绑扎时 应先在导线上包缠两层铝包带 铝包带应露出绑扎处两端15mm 30mm,铝包带的缠绕方向应与外层线股的绞制方向一致,各股扎线应均匀受力。绑扎应牢固。3、直线转角杆,对针式绝缘子。导线应固定在转角外侧的槽内、对瓷横担绝缘子 导线应固定在第一裙内.4 直线跨越杆,导线应双固定,导线本体不应在固定处出现角度.10。4、4。导线或避雷线紧好后.线上不应有树枝等杂物.10,4,5.导线或避雷线安装的防振锤,应与地平面垂直,其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应为,30mm。10 4,6,导线对地距离及交叉跨越应符合表10 4.6、1.表10.4。6,5的规定.表10,4 6、1,导线最大弛度时对地面或水面的最小距离。注。1,交通困难地区指车辆 农机不能到达的地区。2,最高水位 对35kV线路指百年一遇高水位 对10kV及以下线路指50年一遇高水位.表10 4、6。2 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距离.注、对易燃材料做成屋顶的建筑物不得跨越、表10、4 6.3,导线与树木之间的最小距离、注.导线在最大弧垂情况下,表10 4,6,4 导线在最大风偏情况下与树木之间的最小净空距离。注,导线在最大弧垂情况下。表10。4、6、5.送,配电线路与铁路,道路 河流.管道。索道及架空线路交叉或接近10。4 7.线路的跳线,引流线和引下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与主干线之间的连接,材质不同的导线应有过渡线夹、材质相同的导线,可用线径不小于2mm的同材质单股线进行绑扎或用并沟线夹连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同金属导线采用绑扎连接时,绑扎长度应符合表10,4.7.1的规定.绑扎连接应接触紧密,均匀.无硬弯、引流线应呈均匀弧度、不同截面导线连接时,其绑扎长度应以小截面导线为准、表10 4,7.1 绑扎长度.2。当采用并沟线夹连接引流线时,线夹数量不应少于2个。连接面应平整、光洁。导线及并沟线夹槽内应清除氧化膜、并应涂电力复合脂。2。跳线应呈悬链状自然下垂。送电线路对杆塔及拉线的电气间隙应符合设计。并应采用并沟线夹连接,3 导线布置应合理.整齐、线间连接的走向应清楚、辨认应方便、4、配电线路的引流线,引下线与相邻的引流线,引下线或导线。拉线,构架线之间的净空距离,不得小于表10,4。7。2的规定、表10,4,7,2、引流线 引下线之间及与导线,拉线 构架等的最小净空距离 注,10kV及以下线路的拉线从两相导线之间穿过时.应装拉线绝缘子。10.4.8,架空线路观测弧垂时应实测导线或避雷线周围空气的温度,弧垂观测档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紧线段在5档及以下时,应靠近中间选择一档,2.紧线段在6档。12档时,应靠近两端各选择一档,3,紧线段在12档以上时,靠近两端及中间可选3档,4档,4.紧线弧垂应在挂线后随即检查,弧垂误差不应超过设计弧垂的。2,5,5,且正误差最大值不应超过500mm.5,导线或避雷线各相间的弧垂宜一致。在满足弧垂允许误差规定时,各相间弧垂的相对误差应小于200mm.10。4.9 导线紧线后其弛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0、4。9的规定。表10,4,9 导线弛度允许偏差10、4。10、导线与避雷线各相的弛度应力求一致.除应符合本规范第10,4,9条的规定外、各相间弛度的相对偏差.还应符合表10,4、10的规定,表10.4 10 导线。避雷线各相间弛度允许相对偏差,注。配电线路导线为水平排列.10。4,11,核定线路相位应符合下列规定,1、线路两端相位应一致。2 双回路及以上,应在变电所高压测核,定.相,10、4,12.以额定电压对线路冲击合闸三次送电,应无异常。
批注书签

批注书签自动云同步,随时随地查阅更便捷!

建标库的PC电脑版Android版iPhone版,已全面支持“云批注和云书签”功能。您可以在下载最新版客户端后,立即体验。

在各客户端的资源阅读界面,选中相应的文字内容后,自动弹出云批注菜单;填写相应的信息保存,自动云存储;其它设备随时可查看。

复制 搜索 分享

"大量文字复制"等功能仅限VIP会员使用,您可以选择以下方式解决:

1、选择少量文本,重新进行复制操作

2、开通VIP,享受下载海量资源、文字任意复制等特权

支持平台发展,开通VIP服务
QQ好友 微信 百度贴吧 新浪微博 QQ空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