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2.勘察工作布置原则和技术要求4。2。1、在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已有的地形图比例尺一般较小。因此工程地质测绘应结合工程地质调查、可利用遥感等资料进行解译 辅以适当的野外调查。初步查明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 水文地质以及岩溶 滑坡.崩塌 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重点调查断层构造的展布和性质,通过预计的主厂房区应布置两条实测地质剖面。也可采用图切剖面的形式表达.图中应反映钻探成果以及初步拟定的厂坪标高,4.2,2,鉴于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需确定优先候选厂址和备选厂址、而新选厂址工程地质条件也愈来愈复杂。本条规定了每个厂址勘探孔不应少于5个、对岩土工程条件复杂的厂址勘探孔数量还应适当增加、例如。地层岩性种类多的厂址。岩石顶面起伏较大的厂址.风化强烈的厂址和岩溶可能发育的厂址等、勘探孔间距不宜大于500m、大于这个数值应适当增加勘探孔数量。钻孔深度应为预计厂坪标高以下30m,60m。核岛地段和地质条件复杂厂址应采用大值,特别是岩土条件复杂时,不应受这个深度限制.应按需要加大勘探深度.4,2,3 由于本阶段投入的钻探等工作量较少.进行一些物探工作有助于了解覆盖层厚度,基岩面起伏 隐伏构造及破碎软弱带。采用的物探方法可根据场地的特征来确定,物探剖面布置建议与实测剖面和钻孔剖面重合、有于物探成果的解译 当发现有可能影响厂址适宜性的特殊工程地质现象时.应进行专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