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天然建筑材料9 4,1,核电厂建设需用大量建筑材料,对材料的要求也较高。对核电厂的投资有一定影响.天然建筑材料勘察是核电厂勘察中一项基础的重要的工作 这项工作应可研工作之后尽可能早地开展.在施工图设计前完成.9,4,2,本条规定了选择料场应遵守的原则,1、环境保护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环境保护与天然建筑材料开采并重的原则、要考虑因天然建筑材料开采对动植物生长的影响,要考虑料场开采后修复的可能性,3、耕地是人类宝贵的资源,因此在选择料场时应尽量做到不占或少占耕地,林地,确需占用时 要考虑还田、还林土层、5,较好的开采和运输条件包括下列内容 无用层开挖量小 料场地形 坡向有利于形成多个开采面 并能使开采量达到一定的规模 开采面有较好的施工作业条件,各开采面之间无干扰或干扰小。料场与工程场址的距离短.料场内有运输车辆周转的场地,料场内有能与公路相连的交通道路,9。4 3,近年来由于国内核电厂建筑材料勘察不分阶段出现了不少问题,造成了很大的浪费,有的严重影响工期 由于普查阶段工作太粗 在普查所推荐的料源地直接开展详查工作.出现了很多问题而导致重新勘查,故本条明确规定勘察阶段应划分为普查。初查及详查三个阶段、充分体现由粗到细 循序渐进的过程。故本条明确规定勘察阶段应划分为普查,初查及详查三个阶段 若料源地场地等条件简单,勘察阶段可以合并进行、9,4,4,本条规定了普查阶段勘察工作的要求和精度,1。根据近年来各类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的实际情况。料场选择的范围已扩大到30km以上 现行行业标准、水电水利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DL.T、5388,2007中规定 普查阶段的勘察工作宜控制在规划工程场地40km范围内、随着我国核电厂址的增多、有的核电拟选厂址在40km范围内很难找到合适的料源场地,故本条没有规定具体的料场选择范围。但应遵循先近后远的原则.2,普查阶段的勘察工作主要是搜集已有的资料。包括该地区的工程地质资料和已建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及使用情况、并对搜集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必要时可适当布置一定的勘探工作量。可参照现行行业标准.水电水利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DL。T,5388的规定执行、4,天然建筑材料储量一般是利用料场地形图和地质图来估算的.9,4 5.9.4 6,规定了初查与详查阶段勘察工作的要求和精度 当工程规模大 或料源比较充足,料场条件较好时.可选用小比例尺。料场人工边坡的稳定性只进行定性评价。给出设计坡角建议值,一般不需进行钻探及定量评价。9。4,7.天然建筑材料的勘察工作与勘察阶段有关.又与料场的地形地质条件有关 由于天然建筑材料的种类比较多,料场地形条件不同,成因不同 岩性岩相变化等,对勘察方法和适应性也不尽相同,因此要因地制宜地综合利用各种有效的勘察手段,为了计算建材储量、应搜集或进行地形图测量。地形测量比例尺应根据勘察阶段 料场的地形起伏情况,料场的面积和对料场储量的初步判断等因素来确定 条件简单的采用小比例尺 条件复杂时采用大比例尺,9、4,8。天然建筑材料勘察报告正文一般包括如下主要内容、1 概述,包括工程概况 目的任务.调查工作量等,2。材料调查.包括料场基本条件 材料特征,试验成果,材料的物理力学指标分析与评价。3,储量计算与评价,4。开采与运输条件评价、5 人工边坡稳定性评价、6.环境评价.7.结论及建议.天然建筑材料勘察报告主要附图如下.1,天然建筑材料产地分布图。2 天然建筑材料料场综合地质图 3 勘探点平面布置图,4、实际材料图。5.基岩面,中等风化,微风化面,等值线图。6,实测剖面图、7。工程地质剖面图,8 钻孔柱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