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原位测试12、4,1 本条规定了原位测试的一般要求 1。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原位测试是十分重要的手段,在探测地层分布 测定岩土特性,确定地基承载力等方面有突出的优点 应与钻探取样和室内试验配合使用 在选择原位测试方法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岩土类条件 设备要求。勘察阶段等,而地区经验的成熟程度最为重要,2。原位测试成果的应用,应以地区经验的积累为依据。由于我国各地的土层条件,岩土特性有很大差别,建立全国统一的经验关系是不可取的。应建立地区性的经验关系、这种经验关系应经过工程实践的验证.6.各种原位测试所得的试验数据、造成误差的因素是较为复杂的.由测试仪器。试验条件 试验方法。操作技能、岩土层的不均匀性等所引起 对此应有基本估计。并剔除异常数据 提高测试数据的精度,静力触探和圆锥动力触探 在软硬地层的界面上.有超前和滞后效应,应予注意、12 4.2.本条提出了载荷试验应满足的要求,浅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浅层地基土、深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深层地基土和大直径桩的桩端土 螺旋板载荷试验适用于深层地基土或地下水位以下的地基土.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的试验深度不应小于5m,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应布置在基础底面标高处,载荷试验方法及技术要求在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中已作详细说明。本规范不再赘述,核电厂厂坪开挖后,部分建 构,筑物可能以回填层作为基础持力层。回填层粒径较大且不均匀。采用载荷试验确定回填层的承载力特征值时,承压板的试验面积应适当扩大,不少于4m2为宜.12 4,3、本条提出了静力触探试验应满足的要求。1,静力触探试验适用条件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本条规定了适用的地层,对于,类厂址主厂区勘察时.厂址地基主要为岩石 选用静力触探测试方法的可能性小。静力触探试验主要适应于厂前区。水工构筑物区域的勘察。探头的几何形状及尺寸会影响测试数据的精度 故应定期进行检查 探头的传感器应定期进行标定、其标定误差,重复性误差.非线性误差 归零误差、温度漂移等.不应超过,1.0.FS,12,4,4 本条提出了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应满足的要求.1、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分为三种。其规格及适用的土类见表3.表3,圆锥动力触探类型。轻型动力触探的优点是轻便、对于施工验槽.填土勘察、查明局部软弱土层.洞穴等分布 均有实用价值,重型动力触探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其规格标准与国际通用标准一致 超重型动力触探适用于碎石土.12,4,5,本条提出了标准贯入试验适用的岩土类型。在核电厂的勘察中。标准贯入试验主要用来判定砂土液化,岩石的风化程度.划分岩石的风化界线。12.4.8、本条对波速测试作了相应规定,3、跨孔波速测试孔的孔距在土层中宜取2m,5m。在岩层中宜取8m 15m.测点竖向间距宜取1m。振源和检波器应置于同一地层的相同标高处,12.4、9.本条对钻孔弹模测试作了相应规定.试验加压及稳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将测试仪器放入孔内预定测点。定向后施加初始压力,不小于0,5MPa.使测试仪器与孔壁处于紧密接触状态、2.试验最大压力可为预定压力的1.2倍、1,5倍或按岩体强度和工程设计要求确定,3,加压方式可采用逐级一次循环法或大循环法。大循环次数不应少于3次。4 采用大循环法时、每级压力加压或卸压时变形数值稳定后读数,读完数后施加或卸至下一级压力,5.每级压力加压或退压后应立即读数,以后每隔3min、5min读数一次。当相邻两次读数差与同级压力下第一次读数和前一级压力下最后一次读数差之比小于5 时,施加或退至下一级压力.6.每一循环卸压时,最低压力应退至初始压力。采用钻孔膨胀仪或钻孔压力仪进行试验时 岩体变形参数按下式计算。式中、E 变形模量或弹性模量、MPa。当以径向全变形。D0代入式中进行计算时为变形模量,当以径向弹性变形.De代入式中计算时为弹性模量,μ、泊松比 Q,计算压力,MPa,为试验压力与初始压力之差。D。钻孔直径,D.钻孔岩体径向变形,采用钻孔弹模计时,按下式计算弹性模量,式中.E,弹性模量 kPa.A,弹模计长、径比对钻孔变形的影响系数。H,压力修正系数.D 钻孔直径,mm。T、μ,β、为与岩体泊松比γ及弹模计承压块接触角β有关的参数。Q,由荷重传感器测得的侧向压力,MPa 分辨率宜高于0、05MPa。D.由探头中部的位移传感器测定的径向位移、mm、分辨率宜高于0,001mm.12 4.10、当有特殊需要时.尚可采用其他原位测试方法,如测定岩土体本身 岩土体沿软弱结构面 岩体与其他材料接触面抗剪强度的现场剪切试验.测定岩体变形参数的承压板法、测定地应力的岩体原位应力测试,测定地基刚度系数和阻尼比的激振法测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