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电机车修理硐室10,7 1.硐室应设在井底车场或主要运输巷道附近 且应在进出车方便 岩层稳定的位置.10 7、2、硐室布置形式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围岩稳定性为中等时、宜采用硐室型车库、当岩石稳定,车辆数量不多。且使用年限不长时、车库可设在运输巷道加宽部分 其间应以隔墙或栅栏分隔开,2。蓄电池电机车修理硐室宜与变流室,充电室联合布置 10.7,3.硐室的尺寸应根据电机车规格 行人及检修宽度.电机车起重高度和电机车数量确定.10,7 4。工作机车台数在10台以下,电机车修理硐室可设一个机车出口、并应有兼作人行道的通风道作为第二个出口,其宽度应在1m以上,高度不应小于1,9m,10、7。5 工作机车台数在10台以下时、可设置一个修理坑。超过10台时 应设2个修理坑,并应根据修理坑的位置,数量设置相应的人车线 10,7 6,硐室内应设起吊设施,硐室的进出口应设栅栏门。10、7,7。对有淋水的围岩.修理间.变流室和充电硐室的支护应有防水措施,当变流室变流设备为整流变压器时 变流室的进出口应增设向外开的防火门 各硐室内应备有灭火器材,10,7,8,充电硐室尺寸应根据充电台的布置形式、单排式或双排式,蓄电池机车规格。数量、电池箱规格.充电台数量。人行道宽度以及起吊设施高度等确定,10 7,9、当充电硐室设置1个,6个充电台时.可设置1个电机车出口。6个以上充电台时 应设置2个电机车出口,10.7、10,充电硐室应选在井底车场附近的新鲜风流处.且应有贯穿风流.充电硐室与变流室串联通风时。充电硐室应布置在下风侧位置、充电硐室内空气中氢气的含量不应超过0,5,按体积计算.10.7 11.修理硐室内应采用混凝土底板,整体道床、硐室地面向外部巷道应有3。的下坡.检修坑内地面向集水坑应有3、5、的下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