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11,1。一般规定11、1、1.锚喷支护设计应以有效加固围岩 合理利用围岩自承能力为原则。当采用钻爆法施工时,井巷工程掘进应采用光面爆破.11,1 2 有色金属矿山井巷支护工程应以围岩级别为设计依据,围岩分级应以工程地质勘察为基础.11,1。3。围岩岩体分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和,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的有关规定.11、1 4,喷锚支护设计宜采用工程类比法,必要时应结合监控量测法。理论验算法和数值模拟法。11,1、5、对。级围岩中掘进跨度大于5m的工程。除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的有关规定选择初期支护的类型与参数外、尚应进行监控量测,11、1,6,对,级围岩掘进跨度大于15m的工程,除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的有关规定选择支护类型与参数外、尚应对围岩进行稳定性分析和验算、对,级围岩还应进行监控量测,11。1,7,对围岩整体稳定性验算可采用数值解法或解析解法.对局部可能失稳的围岩块体的稳定性验算可采用块体极限平衡方法。11,1 8、理论计算和监控设计所需的围岩物理力学计算指标应通过现场实测取得.计算用的岩体弹性模量,粘结力值应根据实测弹性模量和粘结力的峰值乘以0 6,0,8的折减系数后确定。当无实测数据时。各级围岩物理力学参数和岩体结构面的粘结力及内摩擦角可采用表11 1,8.1和表11.1,8,2中的数值,表11,1,8.1、岩体物理力学参数表11,1,8、2 岩体结构面抗剪断峰值强度11。1,9,喷锚支护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巷道交岔点,断面变化处,硐轴线变化段等特殊部位均应加强支护结构.2.对与喷射混凝土难以保证粘结的光滑岩面.应以锚杆或钢筋网喷射混凝土支护为主。3,围岩较差地段的支护应向围岩较好地段适当延伸.4.级围岩中的个别断层或不稳定块体应进行局部加固。5、遇岩溶时。应进行处理或局部加固 6,对可能发生大体积围岩失稳,部分流变特征明显的围岩或需对围岩提供较大支护力时,应采用预应力锚杆加固,11。1,10、对下列地质条件的喷锚支护设计应通过试验后确定 1 膨胀性岩体、2 未胶结的松散岩体,3.有严重湿陷性的黄土层.4 大面积淋水地段.5 能引起严重腐蚀的地段,6。严寒地区的冻胀岩体,11、1、11、受采动影响的巷道工程宜采用喷射混凝土支护、钢纤维喷射混凝土支护,在塑性流变岩体或者大变形巷道中 宜采用联合支护形式、并应同时进行底板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