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5,管线综合布置10.5。1 管线综合布置应与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竖向设计和绿化布置统一进行 管线之间及管线与建,构,筑物之间应在平面和竖向布置协调.紧凑合理 管线带布置宜与道路或建筑红线平行、10,5 2,管线综合布置应在满足生产,安全,施工和检修的条件下节约用地.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 可共架。共沟布置。用地特别紧张或有特殊要求时,可设计综合管沟或采用城市综合管廊型式.地下管线,管沟。不得布置在建,构、筑物的基础压力影响范围内.不得平行敷设在铁路下面。不宜平行敷设在道路车行道下面,直埋式的地下管线,不应平行重叠敷设、10.5.3。综合管沟、廊、内管线布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与,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的有关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热力管道不应与电力。通信电缆共沟.2.排水管道应布置在沟底.3,火灾危险性属于甲 乙 丙类的液体、液化石油气、可燃气体.毒性气体和液体 以及腐蚀性介质管道.不应共沟敷设,并不得与消防水管共沟敷设.4.凡有可能产生相互影响的管线。不应共沟敷设。10,5.4,管线综合布置应减少管线与铁路,道路及其他管线的交叉,管线与铁路.道路交叉应为正交,困难情况下其交叉角不宜小于45.10。5 5。干管应布置在用户较多的一侧或将管线分类布置在道路两侧,管线综合布置自建筑红线向道路方向、宜按电信电缆。电力电缆。热力管道,给水管道,污水管道,消防水管道。雨水排水管道 照明及电信杆柱的顺序布置.10,5。6 地下管线交叉布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给水管道应在排水管道上面、2、可燃气体管道应在其他管道上面。热力管道除外。3,电力电缆应在热力管道下面,其他管道上面、4。热力管道应在可燃气体管道及给水管道上面,10.5 7 地下管线的管顶覆土厚度应根据外部荷载、管材强度及土壤冻结深度等条件确定 地下管线。或管沟,穿越铁路 道路时 管顶至铁路轨底的垂直净距不应小于1、2m.管顶至道路路面结构层底的垂直净距不应小于0 5m。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加防护套管或管沟.套管或管沟两端应伸出铁路路肩或路堤坡脚,城市型道路路面 公路型道路路肩或路堤坡脚以外,且不得小于1m,当铁路路基或道路路边有排水沟时。套管应延伸出排水沟沟边1m.10、5,8,各种埋地或架空的管线,管架之间及其与建、构 筑物.树木的最小水平间距和交叉时的最小垂直净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和。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的有关规定.当间距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在采取有效措施后适当减小,10。5,9、架空电力线路的敷设.不应跨越用可燃材料建造的屋顶及生产火灾危险性属于甲,乙类的建。构。筑物,以及甲、乙.丙类液体和液化石油气及可燃气体贮罐区,引入厂区内的35kV以上的高压线如采用架空形式时 应减少高压线在厂区内的长度。并应沿厂区边缘布置、总平面设计时不应在电力设施保护区内布置建.构.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