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10 2。1。工业场地的平面布置.应有近期实测且有适宜比例的地形图和必要的工程地质。水文及气象资料.地形图的比例应根据不同设计阶段.地形条件、设计规模及工程性质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可采用比例为1。1000、1.2000地形图,2,初步设计和施工图阶段.可采用比例为1、500,1.2000实测地形图,10,2、2,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应根据地形 地物,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和露天煤矿开采工艺 生产系统,外运条件的要求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与矿区地面总体布置相协调.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煤炭工业矿区总体规划规范。GB。50465和.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 50187的有关规定、2 应根据地面建筑设施功能特点进行分区布置,并应简化设施 少压煤 节约用地,统筹规划,合理布置 宜按生产区 辅助生产区和行政福利区规划布置.3,有条件时宜联合布置 并宜减少占地面积,同时宜缩短各工程管线工程量.4,对分期建设的工业场地用地项目应统筹规划,并应分期使用,5,工业场地内各建设项目的厂。场。区之间,应符合防火、卫生,安全等要求.建.构,筑物的布置应按风向和朝向最佳确定 6。总平面布置应减少土石方和护砌工程量,主要建。构 筑物应布置在工程地质条件良好的地段,7、场区内各工程项目建筑设施用地边界线及其平面和竖向布置。应按批准的露天煤矿工业场地总平面设计确定的平面坐标 出入口位置.建筑方位,设计场地高程 管,沟,线布置及地面排水系统等布置关系进行控制,8.场区内的选煤厂。机电设备维修车间,油库。加油站 变配电所。站、炸药地面制备厂等建设项目的工业场地总平面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设计标准的规定,9 爆破器材库距露天煤矿工业场地,居住区。变电所及高压输电线路、铁路专用线 公路,村庄及城镇,企业等地面建筑设施的安全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爆破器材工程设计安全规范 GB.50089的有关规定、10、地面辅助设施应充分利用矿区或附近城镇的地面运输、仓储、爆破器材料库 材料库,油库等。供电、供水 供暖,污水处理及中心区.文教卫生、商业服务 消防等、等的既有设施,10.2,3。选煤厂、变电所 站,机电维修设施及其他重要建,构、筑物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与采掘场地面境界的安全距离,应符合本规范第6,0 6条的规定,不应受采掘场爆破空气冲击波,地震波的影响.2.与排土场境界的安全距离 应符合本规范第6.0、7条的规定,10.2,4、改建 扩建的露天煤矿,在工业场地内增设其他工程设施时。宜将新增设施布置在与其相同功能的分区内,10。2,5,场区内的建筑工程设施布置 应符合下列规定,1,地面固定式或半移动式破碎站,宜布置在采掘场内或靠近采掘场首采区运煤出入沟附近。2.选煤厂或筛选厂 宜布置在邻近外运煤公路或铁路装车站一侧,3、储煤场宜布置在对工业场地污染较小的地点,与室外变配电装置,机电设备维修车间,矿本部 化验室等建筑物的距离,不宜小于30m 在不利风向位置时、不宜小于50m、储煤场周围宜设隔尘绿化带或防尘网.4 变配电所。站 应便于输电线路布置和靠近用电负荷中心,并宜布置在受粉尘污染较小的地点且远离生活设施.5,组装场应便于大型设备进入采掘场或排土场,6 材料,配件库与机电维修 卡车保养设施的位置,应满足自卸卡车及大型工程机械调转、并应便于材料和配件的运输。7,锅炉房应靠近供热负荷中心且位于场区建筑设施的下风向。8.污水处理厂宜布置在工业场地以外,当需设在工业场地内时 宜布置在场区的最低侧和主导风向的下风侧,9.矿本部。调度信息中心,区段办公室.食堂及浴室等行政福利设施,宜毗邻布置 场前区各建、构,筑物.道路,广场绿化、应统一布置,相互协调。矿本部应布置在场前区内外联络方便的位置,10、油库。器材库的位置应便于铁路或公路运输。并宜减少至用户的运输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