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3 硐室施工14.3,1,大断面硐室、位于.类围岩中时、可采用全断面施工法,位于、类围岩中时,可采用分层施工法.位于。类围岩中时、应采用导硐施工法.围岩分类应符合本规范附录F的规定.14.3,2,马头门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马头门位于.类围岩中时,可采用与井筒同时施工,位于.类围岩中时、应采用顺序施工。马头门与井筒连接处应砌筑成整体,2,在松软。破碎、不易维护的井筒中开凿双面马头门时,应先将马头门上,下段的永久井壁做好后、两侧分次施工,不宜同时掘砌,3 当井壁有淋水时.应在马头门.硐室上部做截水环或搭设防水棚,将淋水导至井底、14。3,3.破碎机硐室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顺序宜采用先拱部后拱脚线下部的施工方法 2。拱部掘进后宜采用初期锚喷支护 待喷射混凝土强度达到70 后、方可进行拱脚线下部施工。3 施工拱脚线以下部位时,宜采用台阶式溜矿方法施工,爆破后的石碴经漏斗放至矿车运出硐外。当自然溜矿有困难时、可采用电耙扒至卸料口,4 起重梁或起重环应采用预埋法施工、5.采用边墙或墙上伸出牛腿做行车梁时,梁面应平整.并应预留固定行车道的螺栓孔、14 3 4.矿仓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反井法施工时,反井与上部卸载硐室或溜井贯通后.应先刷大仓顶,再由上往下刷大仓体 矿仓位于,类围岩中时.可一次刷大到底、然后由下向上砌筑永久支护.矿仓位于,类围岩中时、可分段刷砌 2、反井施工应符合本规范第14,2节的相关规定,3,仓顶和仓体的刷大宜采用锚喷作初期支护,4,矿仓底和侧壁铺设钢轨,钢板等作耐磨层时,接头.或接缝,应错开、表面平整,14.3、5,防水门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防水门截口的尺寸。强度不得小于设计规定.2。建筑砌筑防水门时,截口处应清除浮石直到实底,若在施工中截口遭到破坏、应重新核算强度 必要时应另筑截口或采用大直径锚杆补强,新筑截口的强度不应小于原截口强度、锚杆埋入孔内的深度不宜小于500mm,3 与防水门相接的内外巷道灌注混凝土应与防水门严密接合,不得渗水。4、防水门和门框。在安装前应找正固定、双轨防水门中间柱子的位置应正确,5 防水门砌筑后.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壁后注浆.最终压力应大于最大水压的1,5倍,6.防水门建成后、应按设计要求及以上规定进行试验.14 3,6,交叉点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分部或导硐法施工的平面,或斜面.交岔点,应先将变断面巷道支护至牛鼻子2m左右停下。再将与交岔口相邻的主巷分别支护2m。4m 最后刷大交岔口与前后巷道支护连成一体,2、平面,或斜面。交岔点采用木支架时.应先将主巷掘过分巷3m、5m后在开口处架设好抬棚、再进行分巷掘进,3,牛鼻子部位的炮孔布置应采用密集炮孔.炮孔间距不宜超过300mm,并应隔孔装药。小药量爆破,14、3,7、中央水泵房 变电所和水仓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当水泵房和附属井巷位于 类以上围岩中时,应先施工泵房.后施工壁龛,吸水井,配水巷,水仓和出水口,位于。类以下围岩中时,应沿泵房壁龛侧帮掘一导硐。先施工附属井巷,后施工泵房,泵房与吸水井连接部分的支护应一次完成,2.井巷中的内,外水仓应保持各自独立。掘进时若在其间增加临时通道,完工前应充填封堵.不得有漏水现象。3 潜没式水泵房应设置在稳定、无裂隙和不透水的岩层中.吸水口与水仓的连接处应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