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 级配碎石.或砾石 基层9、6。1 天然砂砾应符合规定的级配要求,当塑性指数在6以下时 可直接用作基层,级配不符合要求时,应筛除超尺寸的颗粒或掺入另一种砂砾或砂、使级配符合要求,9.6、2,碎石 或砾石、中的扁平,长条颗粒含量不应超过20,且不应有黏土块 植物等杂质.9,6,3,级配碎石.或砾石 基层.底基层的集料级配范围和塑性指数应符合表9,6,3.1.表9、6.3、4的规定,级配曲线应圆滑,无离析现象,注、1,用圆孔筛时,可用1号,3号级配 用方孔筛时只用2号和3号级配,2,潮湿多雨地区的基层塑性指数应不大于4.其他地区塑性指数应不大于6,3.对于无塑性的混合料。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应接近上限、使压实后的基层透水性小、注,1。用圆孔筛时 可用1号,4号级配,用方孔筛时只用2号.4号级配.2。潮湿多雨地区的基层塑性指数应不大于4,其他地区应不大于6,3、对于无塑性的混合料 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应接近上限,使压实后的基层透水性小,4.用圆孔筛时的3号 4号级配及用方孔筛时的4号级配主要用于干早地区.且土基含水量不受地下水位影响的路段,9,6,4.级配碎石和级配砾石所用集料的压碎值不宜大于30,9 6.5。施工前应修整下承层,并应利用路基范围外的控制点恢复中线高程和路基宽度 9,6。6。集料的松铺系数 混合料的干松密度与压实密度之比。或压实系数 应通过试验确定,人工拌和时,级配碎石应为1、4.1.45,级配砾石应为1 45.1,5.平地机摊铺时均应为1,3,1.35、9,6.7、集料应均匀摊铺.表面应平整。并应具有规定的路拱,9.6,8、摊铺后,应检查松铺集料的厚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若未达到要求。应进行补集料.或减集料、工作、9,6,9、未筛分碎石摊铺平整后.若环境较潮湿.应将石屑摊铺在已摊铺的集料上 用机械或人工撒布、9、6。10 路基集料的摊铺与拌和应符合下列规定.1.平地机拌和时.作业段长度宜为300m.500m 宜拌和5遍,6遍,2、人工拌和时,应根据施工条件而定,作业段长度宜为50m、100m.3、拌和时应用洒水车或人工洒水、4 混合料应拌和均匀。无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9、6、11,初平后的路段宜用推土机,平地机或轮胎式压路机快速碾压1遍 9,6、12 搅拌均匀的混合料应按规定的路拱进行整平和整型,在整型过程中、任何车辆不得通行.9 6、13、整型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稍大于最佳含水量时 应立即用12t以上三轮压路机,轮胎式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直线段应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2 有超高的路段应由路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 3.碾压时,后轮应重叠1.2轮宽。后轮应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可碾压6遍,8遍,并应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9,6.14,用12t以上三轮压路机碾压时,每层碾压厚度宜为18cm 20cm,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碾压时,每层厚度宜为25cm,30cm.9,6 15.压路机不得在碾压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9、6、16、两段作业的衔接处应搭接拌和.第一段拌和后、应留5m不碾压 第二段施工时,应将前段留下未碾压的部分重新拌和,并应与第二段一起碾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