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填方5 4。1、基底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满足下列要求。1。基底上的树墩及主根应拔除。坑穴应清除积水.淤泥和杂物,并应分层回填夯实,2.三类以上土质且地面坡度不大于1,10时填方.可不清除基底上的草皮.但应割除长草 3.在稳定的斜坡上填方,当坡度为1 10 1,5时,应清除基底上的草皮、当坡度大于1,5时,应将基底挖成台阶型 台阶宽不应小于1m、4、填方基底为耕植土或松土时 应将基底碾压密实.5,4。2、填筑前应对填方基底和已完工的隐蔽工程进行检查和中间验收,并应作好记录,5,4.3,对影响填筑基底稳定的人工坑洞和自然洞穴、应查明情况后进行充填加固处理 5。4。4。填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在无设计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基层填料可用碎石类土 砂土和爆破石碴、并应分层填筑夯实、2,用黏土作填料时。黏土含水量应符合压实密度的要求。3,淤泥和淤泥质土不宜用作填料,4,有机物含量大于8。的土壤,碎块草皮等、可用于无压实要求和需要植被的表土填方、5。盐渍土用作填料应进行选择,6.粉砂。细砂土用作填料时 应征求设计单位意见后执行,5,4 5。填方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料种类,设计压实度,施工条件等因素选择压实机具,并应确定填料含水量的控制范围,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5,4 6,土方填筑应考虑不同的地形和土质。应从基底由下到上填筑夯实,填筑时应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或横向填筑法,5 4 7、用碎石类土或爆破石碴作填料时,石块最大粒径不得大于每层铺填厚度的2、3。且不应集中铺填,也不得填筑在分段接头处或填方与山坡接合处、5,4。8、用碎石类土掺混砂土进行铺填时、在碾压前应洒水压实,5,4、9 用红黏土作填料时。应防止土料干缩。结块等现象,施工期间土壤含水量应高于土壤最佳含水量、宜为2.4、并宜使用中型碾压机械.或轻型碾压机械、碾压,5 4 10、用两种不同透水性土作填料时。下层宜填筑透水性较好的填料,上层宜填筑透水性较差的填料,5.4。11。回填土密实度检验应采用标准击实试验方法,求出填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容重、并应计算出要求的密实度,作为分层填土施工含水量控制的依据.5.4 12.填土前应检验回填土的含水量.符合含水量要求时方可进行碾压,5 4.13,填方每层的铺土厚度宜根据工程要求的压实系数和碾压机具确定或按照表5,4.13确定 5。4.14、用铲运机,推土机、汽车进行土层填筑和碾压时,应分层填筑。每层厚度不宜大于30cm。碾压行驶路线应均匀分布,5。4 15。使用机械碾压时.应先从场边向场中进行排压,再从场中向外顺次碾压.碾压面应平整并形成坡面。前后两次轮迹应重叠15cm。20cm,机械碾压不到之处应用人工补夯。5,4 16,使用碎石类土.杂填土时、宜用振动碾压实。压实度应达到设计要求。5,4.17、碾压施工中应控制碾压机械的行驶速度。平碾或振动碾的行驶速度不宜大于2km.h、5。4、18,机械施工时应保证填方区或路堤边缘部位的密实度 若设计要求边坡整平拍实。边缘填宽可为0,2m.若设计无要求、可不进行边坡修整,宜将边缘填宽0,5m,5。4.19.分层分段填筑时 每层接缝处应做成斜坡,轮迹应重叠0,5m.1。0m,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应小于1m、5.4 20、填方应按要求预留沉降量 设计无要求时 可根据工程性质 填方高度.土料种类。压实系数确定、5.4、21、地形。工程地质复杂地区的填方,对填方压实度要求大于90、时,应采取防止填方土粒流失、不均匀下沉和坍滑等现象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