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监视居住,第一百零七条。人民检察院对于符合逮捕条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 可以监视居住.一.患有严重疾病 生活不能自理的,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四、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五,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前款第三项中的扶养包括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对子女.孙子女 外孙子女的抚养和子女 孙子女、外孙子女对父母,祖父母 外祖父母的赡养以及配偶,兄弟姐妹之间的相互扶养.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犯罪嫌疑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可以监视居住、第一百零八条、人民检察院应当向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宣读监视居住决定书。由犯罪嫌疑人签名或者盖章,并捺指印,责令犯罪嫌疑人遵守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的规定,告知其违反规定应负的法律责任,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不得要求被监视居住人支付费用,第一百零九条。人民检察院核实犯罪嫌疑人住处或者为其指定居所后 应当制作监视居住执行通知书。将有关法律文书和案由。犯罪嫌疑人基本情况材料,送交监视居住地的公安机关执行、必要时人民检察院可以协助公安机关执行,人民检察院应当告知公安机关在执行期间拟批准犯罪嫌疑人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会见他人或者通信的 应当事先征得人民检察院同意。第一百一十条.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 商请公安机关对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采取电子监控,不定期检查等监视方法、对其遵守监视居住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人民检察院办理直接受理侦查的案件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监视居住的,在侦查期间可以商请公安机关对其通信进行监控.第一百一十一条。犯罪嫌疑人有下列违反监视居住规定的行为.人民检察院应当对犯罪嫌疑人予以逮捕.一、故意实施新的犯罪行为,二、企图自杀.逃跑、三,实施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干扰证人作证行为。足以影响侦查、审查起诉工作正常进行 四。对被害人,证人 鉴定人.举报人.控告人及其他人员实施打击报复.犯罪嫌疑人有下列违反监视居住规定的行为、人民检察院可以对犯罪嫌疑人予以逮捕。一,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 造成严重后果.或者两次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二.未经批准。擅自会见他人或者通信 造成严重后果、或者两次未经批准,擅自会见他人或者通信、三,经传讯不到案,造成严重后果,或者经两次传讯不到案.有前两款情形、需要对犯罪嫌疑人予以逮捕的。可以先行拘留、第一百一十二条.人民检察院决定对犯罪嫌疑人监视居住 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第一百一十三条 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监视居住 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后。对于需要继续监视居住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重新作出监视居住决定。并对犯罪嫌疑人办理监视居住手续.监视居住的期限应当重新计算并告知犯罪嫌疑人,第一百一十四条。在监视居住期间 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 审查起诉、第一百一十五条 监视居住期限届满或者发现不应当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的。应当解除或者撤销监视居住,解除或者撤销监视居住的决定应当通知执行机关、并将解除或者撤销监视居住的决定书送达犯罪嫌疑人 第一百一十六条 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的住处执行,犯罪嫌疑人无固定住处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固定住处是指犯罪嫌疑人在办案机关所在地的市。县内工作、生活的合法居所。指定的居所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备正常的生活、休息条件,二,便于监视、管理,三、能够保证安全。采取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不得在看守所、拘留所.监狱等羁押 监管场所以及留置室,讯问室等专门的办案场所,办公区域执行 第一百一十七条,在指定的居所执行监视居住 除无法通知的以外、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执行监视居住后二十四小时以内 将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原因通知被监视居住人的家属,无法通知的,应当将原因写明附卷。无法通知的情形消除后。应当立即通知,无法通知包括下列情形、一 被监视居住人无家属。二。与其家属无法取得联系.三、受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阻碍,第一百一十八条。对于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决定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案件。由批准或者决定的公安机关,人民法院的同级人民检察院负责捕诉的部门对决定是否合法实行监督,人民检察院决定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案件,由负责控告申诉检察的部门对决定是否合法实行监督,第一百一十九条,被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认为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决定存在违法情形,提出控告或者举报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受理.人民检察院可以要求有关机关提供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决定书和相关案卷材料,经审查,发现存在下列违法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通知其纠正,一,不符合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适用条件的,二 未按法定程序履行批准手续的。三,在决定过程中有其他违反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行为的、第一百二十条,对于公安机关 人民法院决定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案件.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刑事执行检察的部门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执行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发现存在下列违法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提出纠正意见.一、执行机关收到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决定书。执行通知书等法律文书后不派员执行或者不及时派员执行的.二、在执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后二十四小时以内没有通知被监视居住人的家属的.三,在羁押场所,专门的办案场所执行监视居住的。四,为被监视居住人通风报信 私自传递信件,物品的 五、违反规定安排辩护人同被监视居住人会见。通信.或者违法限制被监视居住人与辩护人会见,通信的.六.对被监视居住人刑讯逼供、体罚.虐待或者变相体罚,虐待的,七、有其他侵犯被监视居住人合法权利行为或者其他违法行为的 被监视居住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认为执行机关或者执行人员存在上述违法情形.提出控告或者举报的 人民检察院应当受理,人民检察院决定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案件.由负责控告申诉检察的部门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执行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