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第一节.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第四百五十七条.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 应当贯彻。教育、感化、挽救 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坚持优先保护。特殊保护、双向保护.以帮助教育和预防重新犯罪为目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借助社会力量开展帮助教育未成年人的工作.第四百五十八条、人民检察院应当指定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检察人员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第四百五十九条,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犯罪案件、一般应当对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分案办理。分别起诉,不宜分案处理的,应当对未成年人采取隐私保护,快速办理等特殊保护措施。第四百六十条 人民检察院受理案件后,应当向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了解其委托辩护人的情况 并告知其有权委托辩护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书面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对于公安机关未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提供辩护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纠正意见.第四百六十一条。人民检察院根据情况可以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等情况进行调查、并制作社会调查报告,作为办案和教育的参考,人民检察院开展社会调查。可以委托有关组织和机构进行,开展社会调查应当尊重和保护未成年人隐私 不得向不知情人员泄露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涉案信息 人民检察院应当对公安机关移送的社会调查报告进行审查、必要时 可以进行补充调查,人民检察院制作的社会调查报告应当随案移送人民法院,第四百六十二条 人民检察院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审查逮捕,应当根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涉嫌犯罪的性质,情节。主观恶性 有无监护与社会帮教条件。认罪认罚等情况.综合衡量其社会危险性,严格限制适用逮捕措施、第四百六十三条,对于罪行较轻、具备有效监护条件或者社会帮教措施 没有社会危险性或者社会危险性较小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 应当不批准逮捕,对于罪行比较严重 但主观恶性不大,有悔罪表现.具备有效监护条件或者社会帮教措施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不逮捕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可以不批准逮捕,一。初次犯罪,过失犯罪的、二,犯罪预备。中止。未遂的。三,防卫过当.避险过当的。四。有自首或者立功表现的。五、犯罪后认罪认罚,或者积极退赃、尽力减少和赔偿损失 被害人谅解的,六。不属于共同犯罪的主犯或者集团犯罪中的首要分子的,七,属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或者系在校学生的、八.其他可以不批准逮捕的情形,对于没有固定住所,无法提供保证人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适用取保候审的,可以指定合适的成年人作为保证人。第四百六十四条、审查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重点查清其是否已满十四、十六。十八周岁 对犯罪嫌疑人实际年龄难以判断,影响对该犯罪嫌疑人是否应当负刑事责任认定的,应当不批准逮捕.需要补充侦查的、同时通知公安机关,第四百六十五条.在审查逮捕 审查起诉中、人民检察院应当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听取辩护人的意见。并制作笔录附卷,辩护人提出书面意见的。应当附卷。对于辩护人提出犯罪嫌疑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刑事责任,不适宜羁押或者侦查活动有违法情形等意见的 检察人员应当进行审查。并在相关工作文书中叙明辩护人提出的意见,说明是否采纳的情况和理由,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告知法定代理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和应当履行的义务.到场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行使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代为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无法通知 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场或者法定代理人是共犯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或者居住地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 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到场.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明确拒绝法定代理人以外的合适成年人到场,且有正当理由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准许、但应当在征求其意见后通知其他合适成年人到场。到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员认为检察人员在讯问中侵犯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提出意见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记录在案.对合理意见,应当接受并纠正。讯问笔录应当交由到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员阅读或者向其宣读.并由其在笔录上签名或者盖章,并捺指印、讯问女性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有女性检察人员参加,询问未成年被害人 证人.适用本条第二款至第五款的规定.询问应当以一次为原则,避免反复询问 第四百六十六条,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保护其人格尊严.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一般不得使用戒具、对于确有人身危险性必须使用戒具的,在现实危险消除后应当立即停止使用,第四百六十七条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 人民检察院应当告知本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享有的诉讼权利和认罪认罚的法律规定。并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三条的规定。听取、记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意见.第四百六十八条,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应当在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在场的情况下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对认罪认罚有异议的 不需要签署具结书 因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对其认罪认罚有异议而不签署具结书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对未成年人认罪认罚情况、法定代理人。辩护人的异议情况如实记录。提起公诉的.应当将该材料与其他案卷材料一并移送人民法院、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代理人 辩护人对认罪认罚有异议而不签署具结书的,不影响从宽处理 法定代理人无法到场的,合适成年人可以代为行使到场权,知情权 异议权等.法定代理人未到场的原因以及听取合适成年人意见等情况应当记录在案、第四百六十九条 对于符合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二条第一款规定条件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检察院在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以前,应当听取公安机关 被害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的意见。并制作笔录附卷.第四百七十条,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拟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提出异议的 人民检察院应当提起公诉、但是。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提出无罪辩解。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无罪辩解理由成立的。应当按照本规则第三百六十五条的规定作出不起诉决定,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案件作附条件不起诉处理没有异议 仅对所附条件及考验期有异议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依法采纳其合理的意见。对考察的内容.方式,时间等进行调整 其意见不利于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帮教.人民检察院不采纳的 应当进行释法说理、人民检察院作出起诉决定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撤回异议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依法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第四百七十一条。人民检察院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后、应当制作附条件不起诉决定书,并在三日以内送达公安机关.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及其诉讼代理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人民检察院应当当面向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宣布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告知考验期限.在考验期内应当遵守的规定以及违反规定应负的法律责任。并制作笔录附卷,第四百七十二条、对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公安机关要求复议,提请复核或者被害人提出申诉的,具体程序参照本规则第三百七十九条至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被害人不服附条件不起诉决定的。应当告知其不适用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条关于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规定、并做好释法说理工作,前款规定的复议.复核 申诉由相应人民检察院负责未成年人检察的部门进行审查 第四百七十三条,人民检察院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的 应当确定考验期.考验期为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 从人民检察院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之日起计算,第四百七十四条 在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内、由人民检察院对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监督考察,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监护人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加强管教.配合人民检察院做好监督考察工作 人民检察院可以会同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监护人,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的村民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等的有关人员。定期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考察、教育.实施跟踪帮教、第四百七十五条.人民检察院对于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监督考察其是否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法规.服从监督 二 按照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批准.四.按照要求接受矫治和教育。第四百七十六条,人民检察院可以要求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接受下列矫治和教育.一,完成戒瘾治疗,心理辅导或者其他适当的处遇措施,二,向社区或者公益团体提供公益劳动.三 不得进入特定场所。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从事特定的活动。四.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五。接受相关教育、六 遵守其他保护被害人安全以及预防再犯的禁止性规定,第四百七十七条 考验期届满、检察人员应当制作附条件不起诉考察意见书。提出起诉或者不起诉的意见,报请检察长决定,考验期满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以前,应当听取被害人意见,第四百七十八条,考验期满作出不起诉决定,被害人提出申诉的,依照本规则第四百七十二条规定办理,第四百七十九条、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撤销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提起公诉,一、实施新的犯罪的。二.发现决定附条件不起诉以前还有其他犯罪需要追诉的。三.违反治安管理规定。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多次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四。违反有关附条件不起诉的监督管理规定。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多次违反有关附条件不起诉的监督管理规定的 第四百八十条,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没有本规则第四百七十九条规定的情形.考验期满的 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第四百八十一条,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过程中、应当对涉案未成年人的资料予以保密、不得公开或者传播涉案未成年人的姓名 住所 照片。图像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其他资料,第四百八十二条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收到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裁定后 对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生效判决 裁定由第二审人民法院作出的 同级人民检察院依照前款规定封存犯罪记录时,应当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院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第四百八十三条.人民检察院应当将拟封存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 案卷等相关材料装订成册。加密保存、不予公开,并建立专门的未成年人犯罪档案库.执行严格的保管制度.第四百八十四条.除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以外,人民检察院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封存的犯罪记录,并不得提供未成年人有犯罪记录的证明,司法机关或者有关单位需要查询犯罪记录的,应当向封存犯罪记录的人民检察院提出书面申请.人民检察院应当在七日以内作出是否许可的决定、第四百八十五条.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后,没有法定事由 未经法定程序不得解封.对被封存犯罪记录的未成年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 应当对其犯罪记录解除封存。一、实施新的犯罪,且新罪与封存记录之罪数罪并罚后被决定执行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二,发现漏罪.且漏罪与封存记录之罪数罪并罚后被决定执行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第四百八十六条 人民检察院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作出不起诉决定后 应当对相关记录予以封存、除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进行查询外。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封存的具体程序参照本规则第四百八十三条至第四百八十五条的规定 第四百八十七条,被封存犯罪记录的未成年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申请出具无犯罪记录证明的 人民检察院应当出具.需要协调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为其出具无犯罪记录证明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予以协助.第四百八十八条,负责未成年人检察的部门应当依法对看守所,未成年犯管教所监管未成年人的活动实行监督,配合做好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发现没有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分别关押 管理或者违反规定对未成年犯留所执行刑罚的,应当依法提出纠正意见。负责未成年人检察的部门发现社区矫正机构违反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相关规定的、应当依法提出纠正意见、第四百八十九条.本节所称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实施涉嫌犯罪行为时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刑事案件,本节第四百六十条,第四百六十五条 第四百六十六条 第四百六十七条、第四百六十八条所称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是指在诉讼过程中未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嫌疑人实施涉嫌犯罪行为时未满十八周岁。在诉讼过程中已满十八周岁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适用上述规定、第四百九十条,人民检察院办理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应当采取适合未成年被害人身心特点的方法、充分保护未成年被害人的合法权益,第四百九十一条.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除本节已有规定的以外 按照刑事诉讼法和其他有关规定进行。
批注书签

批注书签自动云同步,随时随地查阅更便捷!

建标库的PC电脑版Android版iPhone版,已全面支持“云批注和云书签”功能。您可以在下载最新版客户端后,立即体验。

在各客户端的资源阅读界面,选中相应的文字内容后,自动弹出云批注菜单;填写相应的信息保存,自动云存储;其它设备随时可查看。

复制 搜索 分享

"大量文字复制"等功能仅限VIP会员使用,您可以选择以下方式解决:

1、选择少量文本,重新进行复制操作

2、开通VIP,享受下载海量资源、文字任意复制等特权

支持平台发展,开通VIP服务
QQ好友 微信 百度贴吧 新浪微博 QQ空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