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高炉鼓风设备安装13。1 轴流式鼓风机13。1 1,高炉鼓风设备安装工程开工后、应进行基础沉降观测 观测周期应从基础养护期满后开始直至交工验收,观测周期宜为15d,30d,软土地基观测周期应适当增加观测次数。13、1、2 中心标板 标高基准点的埋设应符合下列要求。1 纵.横向中心标板应埋设在出口侧和入口侧.2,标高基准点宜埋设在出口侧与入口侧之间的中部两侧.3 中心标板,标高基准点均应采用永久型构造.并应采取保护措施.13、1,3.台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垫板的放置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设计无规定时.宜采用座浆法放置垫板 座浆法放置垫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GB、50231的有关规定,2,垫板与垫板之间。垫板与台板底面之间接触应密实且均匀,用0 05mm塞尺塞入应塞不进.局部塞入部分不应大于边长的1 4、其深度不应大于侧边长的1 4,3,挂设钢丝线和线坠,应找正台板的纵 横中心线 其允许偏差为1,0mm,4。在台板上应放置水平仪 应通过调整斜垫板.找正和检测水平度,其允许偏差为0.10.1000,5、在台板上竖置钢尺,应用水准仪检测标高,其允许偏差为,0、5mm 6、台板标高找正时 应按制造厂出厂技术文件的规定预设转子轴线的扬度。7 台板与轴承座。台板与机壳接触应严密、每25mm、25mm的面积应有3点。5点的接触。接触面积应占全部面积的75.以上,并应均匀分布 应用0、04mm塞尺检查、在四角处不应塞入.13,1,4.轴承座与下机壳不是一体的机组,应先安装轴承座,然后安装机壳、在轴承座上放置转子后。应根据转子校正下机壳镗孔中心与转子轴线的同轴度 13,1.5。轴承座与下机壳不是一体的机组、轴承座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轴承座的初安装 应以基础上的标高基准点.中心标板为基准找正,调整轴承座纵,横中心线、允许偏差为,0,5mm,2,转子吊装前、应在下机壳剖分面上的四角安装四根导向杆,转子的吊装应采用专用工具.起吊后应在轴颈部放置水平仪,应通过在吊具上设置的链式起重机调整转子的水平度,然后沿四角四根导向杆缓慢吊落在轴承座内,每根导向杆应有专人监测转子下落的速度.3,吊入转子后、应以转子为基准进行轴承座最终安装、宜通过出口 非传动,侧轴承座调整转子入口,传动、侧轴颈水平度.其允许偏差为0.04,1000,轴承座横向水平度可通过块规 平尺和水平仪找正。允许偏差为0,04 1000,其纵向水平度应综合轴颈水平度进行调整,4、找正入口。传动 侧轴承座的水平度的同时.应兼顾轴颈推力盘与轴承座内端面或轴肩与轴承座内端的垂直加工面的平行度、应用内径千分尺检查 其允许偏差为0.08,1000。5。轴承座中心的找正宜用塞尺、应以同等塞入深度和厚度的塞尺塞入转子轴颈与轴承瓦口两侧并调整。其间隙应相等,允许偏差为0、3mm。6.出口,非传动,侧轴承座的纵向水平度应以转子找好中心后的轴颈水平度为基准,与入口侧相对差应符合出厂技术文件的要求,轴承座横向水平度可通过块规 平尺和水平仪找正,允许偏差应为0 04、1000、7.轴承座与台板的连接螺栓的紧固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螺栓与螺孔之间的间隙应符合机体膨胀方向和膨胀量的要求、13,1 6.轴承座与下机壳不是一体的机组 下部机壳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分入口段和中间段组装件和出口段共计两件出厂下部机壳。拼装前应检查相关尺寸 并应与厂内组装记号,记录核对 2.下部机壳的初找正应以轴承座为基准进行 下机壳的纵向中心线与轴承座中心线应重合,允许偏差为0,3mm。横向中心线应按设计文件的规定找正、并应做记录 3,应用平尺,水平仪检测机壳各段纵,横向水平度,其允许偏差为0,10、1000,机壳两端部与轴承座剖分面刻有工厂组装记号时,应用相应的工具和量具进行复核 4。下部机壳的精找正应在转子吊入轴承座后进行、下部间隙应用压铅法检查。左右两侧间隙应用塞尺塞入法检查。下机壳与转子下部和左右两侧的间隙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5。下机壳与台板之间接触应严密。应用0 05mm塞尺检查。应以不得插入为合格。6.台板上导向键与机壳导向键槽之间的间隙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设计无规定时。纵向键或立向键与键槽的两侧间隙总和应为0 04mm,0,08mm。横向键与键槽的两侧间隙总和应为0,05mm,0,20mm 且应均匀,顶间隙允许偏差为0 50mm,13、1,7,轴承座和下机壳为一体的机组。应将下半部机壳安装在台板上.应挂设纵向中心线在轴承镗孔处找正轴承座中心、中心线允许偏差为1。0mm。标高允许偏差为,0,5mm。应用平尺和水平仪测量机壳剖分面纵.横向水平度.允许偏差为0。04。1000,13、1。8,转子就位后 应测量油封间隙。气封间隙,滑动轴承顶间隙。推力轴承,静叶片与转子 动叶片与机壳的径向间隙等、各部间隙应符合下列要求。1。油封间隙 汽封间隙 静叶片与转子,动叶片与机壳的上、下部间隙、应用压铅法测量,左,右侧间隙应用塞尺测量。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并应做记录 2。推力滑动轴承与转子推力盘接触应均匀.接触面积不应小于75 轴承的轴向串动间隙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并应做记录.3,滑动轴承轴瓦与轴颈接触弧面应用着色法检查.顶间隙应用压铅法检查 侧间隙应用塞尺检查、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并应做记录。4,转子各部位的端面和径向跳动量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设计无规定时.宜符合表13,1 8的规定 表13、1。8。转子各部位的端面和径向跳动量。mm、13.1,9,转子与机壳各部间隙在正常运行时的偏移量,应根据设计文件的规定进行补偿,13,1 10,静叶外部机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 下部壳体静叶机构应用专用工具将其从下机壳下部吊上.应先安装第一组和最后一组、静叶片方向和滑块臂的方向应一致,就位时应拆除出厂固定件,应用专用支持棒将第一组托在机壳上进行安装,然后安装最后一组 此两组安装后.应依次从第二组开始至最后的前一组,2.上机壳吊装前应将静叶机构依次吊放在机壳上并安装,13,1,11 轴承盖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轴承盖安装应采用压铅法检查径向滑动轴承轴瓦与轴颈接触弧面接触点和接触角度,顶间隙,侧间隙、并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2.轴承紧力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设计无规定时,过盈量可为0.02mm,0,05mm 13 1,12 上机壳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上机壳吊装应在下机壳剖分面上的四角安装四根导向杆,机壳应沿导向杆缓慢吊落在下机壳上。2,上机壳上的附件安装后,应按本规范第3 0.8条的规定做好隐蔽 3 上机壳吊装就位后,应采用压铅法。检查上机壳与动叶片之间的间隙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设计无规定时、可按表13。1、12的规定采用,表13,1,12,上机壳与动叶片之间的间隙允许偏差.mm 4,上。下机壳结合面应按设计文件的规定涂耐高温密封胶。螺栓连接副应按设计文件的规定涂防烧剂、5,上,下机壳水平中分面在自由状态下应贴合、其局部间隙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设计无规定时,均匀紧固1 3的连接螺栓后,水平中分面周边应无间隙,6,上,下机壳连接螺栓的紧固应按对称顺序进行、紧固力矩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13.1,13,电动机与鼓风机或透平机连接时 其同轴度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设计无规定时 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机组篇 DL.5011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