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2.沉,管7 2,1。沉管施工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管道所处河流的工程水文地质。气象、航运交通等条件、周边环境.建 构、筑物。管线.以及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能力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不同施工方法的适应性宜满足下列规定,1,水文和气象变化相对稳定.水流速度相对较小时,可采用水面浮运法,2.水文和气象变化不稳定 沉管距离较长,水流速度相对较大时。可采用铺管船法.3 水文和气象变化不稳定,且水流速度相对较大 沉管长度相对较短时,可采用底拖法.4 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沉管工程,应采用浮运法,且管节浮运。系驳。沉放。对接施工时水文和气象等条件宜满足、风速小于10m。s.波高小于0,5m。流速小于0、8m,s,能见度大于1000m.7。2 2 沉管施工中应根据设计要求,现场情况及施工能力采用下列施工技术措施,1.水面浮运法可采取下列措施,1 整体组对拼装 整体浮运,整体沉放。2、分段组对拼装。分段浮运、管间接口在水上连接后整体沉放 3,分段组对拼装 分段浮运。沉放后管段间接口在水下连接,2,铺管船法的发送船应设置管段接口连接装置,发送装置、发送后的水中悬浮部分管段,可采用管托架或浮球等方法控制管道轴向弯曲变形、3,底拖法的发送可采取水力发送沟、小平台发送道、滚筒管架发送道或修筑牵引道等方式 4、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沉放的水下管道接口 可采用水力压接法柔性接口、浇筑钢筋混凝土刚性接口等形式.5.利用管道自身弹性能力进行沉管铺设时、管道及管道接口应具有相应的力学性能要求。7,2。3.沉管工程施工方案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施工平面布置图及剖面图、2.沉管施工方法的选择及相应的技术要求.3,陆上管节组对拼装方法,分段沉管铺设时管道接口的水下或水上连接方法,铺管船铺设时待发送管与已发送管的接门连接及质量检验方案.4.水下成槽、管道基础施工方法。5。稳管.回填方法。6,船只设备及管道的水上。水下定位方法.7.沉管施工各阶段的管道浮力计算。并根据施工方法进行施工各阶段的管道强度,刚度,稳定性验算、8,管道,段 下沉测量控制方法,9.施工机械设备数量与型号的配备,10,水上运输航线的确定.通航管理措施 11 施工场地临时供电,供水、通讯等设计 12。水上、水下等安全作业和航运安全的保证措施。13。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沉管工程.还应包括 临时干坞施工。钢筋混凝土管节制作。管道基础处理。接口连接.最终接口处理等施工技术方案.7,2。4。沉管基槽浚挖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下基槽浚挖前,应对管位进行测量放样复核 开挖成槽过程中应及时进行复测,2 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伺,因素.以及水上交通和周围环境要求.结合基槽设计要求选用浚挖方式和船舶设备.3、基槽采用爆破成槽时.应进行试爆确定爆破施工方式。并符合下列规定,1 炸药量计算和布置、药桩。药包 的规格、埋设要求和防水措施等,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和施工方案的要求,2.爆破线路的设计和施工。爆破器材的性能和质量。爆破安全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3。爆破时,应有专人指挥 4.基槽底部宽度和边坡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进行确定。必要时进行试挖。基槽底部宽度和边坡应符合下列规定,1 河床岩土层相当稳定河水流速度小 回淤量小 且浚挖施工对土层扰动影响较小时,底部宽度可按式,7 2 4.的规定确定、边坡可按表7。2、4的规定确定.2,在回淤较大的水域.或河床岩土层不稳定,河水流速度较大时。应根据武挖实测情况确定浚挖成槽尺寸,必要时沉管前应对基槽进行二次清淤。3、浚挖缺乏相关试验资料和经验资料时,基槽底部宽度可按表7、2。4的规定进行控制 5,基槽浚挖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超挖时应采用砂或砾石填补。6。基槽经检验合格后应及时进行管基施工和管道沉放、7 2、5 沉管管基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管道及管道接口的基础,所用材料和结构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投料位置应准确,2,基槽宜设置基础高程标志,整平时可由潜水员或专用刮平装置进行水下粗平和细平。3,管基顶面高程和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 采用管座,桩基时。施工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管座.基础桩位置和顶面高程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7。2,6,组对拼装管道。段.的沉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面浮运法施工前、组对拼装管道下水浮运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岸上的管节组对拼装完成后进行溜放下水作业时、可采用起重吊装.专用发送装置,牵引拖管.滑移滚管等方法下水,对于潮汐河流还可利用潮汐水位差下水。2,下水前,管道 段,两端管口应进行封堵 采用堵板封堵时。应在堵板上设置进水管,排气管和阀门,3、管道,段 溜放下水 浮运.拖运作业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管道、段,防腐层损伤.局部损坏时应及时修补.4.管道 段。浮运时.浮运所承受浮力不足以使管漂浮时、可在两旁系结刚性浮筒.柔性浮囊或捆绑竹,木材等、管道,段、浮运应适时进行测量定位。5,管道,段、采用起重浮吊吊装时,应工正确选择吊点。并进行吊装应力与变形验算,6。应采取措施防止管道、段、产生超过允许的轴向扭曲.环向变形。纵向弯曲等现象 并避免外力损伤,2。水面浮运至沉放位置时、在沉放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1、管道、段,沉放定位标志已按规定设置.2 基槽浚挖及管基处理经检查符合要求。3 管道.段、和工作船缆绳绑扎牢固、船只锚泊稳定.起重设备布置及安装完毕.试运转良好.4.灌水设备及排气阀门齐全完好,5、采用压重助沉时.压重装置应安装准确、稳固.6,潜水员装备完毕、做好下水准备,3.水面浮运法施工.管道.段、沉放时 应符合下列规定,1。测量定位准确 并在沉放中经常校测、2,管道 段,充水时同时排气.亢水应缓慢 适量、并应保证排气通畅,3。应控制沉放速度。确保管道.段,整体均匀、缓慢下沉.4,两端起重设备在吊装时应保持管道.段,水平,并同步沉放于基槽底。管道,段,稳固后.再撤走起重设备.5,及时做好管道、段。沉放记录。4、采用水面浮运法,分段沉放管道。段。水上连接接口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两连接管段接口的外形尺寸,坡口。组对.焊接检验等应符合本规范第5章的有关规定和设计要求.2 在浮箱或船上进行接口连接时,应将浮箱或船只锚泊固定,并设置专用的管道,段.扶正,对中装置、3.采用浮箱法连接时、浮箱内接口连接的作业空间应满足操作要求,并应防止进水。沿管道轴线方向应设置与管径匹配的弧形管托,且止水严密.浮箱及进水、排水装置安装 运行可靠、并由专人指挥操作.4,管道接口完成后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防腐处理、5.采用水面浮运法。分段沉放管道,段.水下连接接口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分段管道水下接口连接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沉放前连接面及连接件经检香合格、2、采用管夹抱箍连接时 管夹下半部分可在管道沉放前,由潜水员固定在接口管座上或安装在先行沉放管段的下部,两分段管道沉放就位后 将管夹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对合.并由潜水员进行水下螺栓安装固定。3、采用法兰连接时,两分段管道沉放就位后 法兰螺栓应全部穿入,并由潜水员进行水下螺栓安装固定。4.管夹与管道外壁,以及法兰表面的止水密封圈应设置正确.6。铺管船法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发送管道.段,的专用铺管船只及其管道 段.接口连接。管道 段,发送,水中托浮。锚泊定位等装置经检查符合要求.应设置专用的管道、段,扶正和对中装置,防止受风浪影响而影响组装拼接,2。管道,段 发送前应对基槽断面尺寸 轴线及槽底高程进行测量复核.待发送管与已发送管的接口连接及防腐层施工质量应经检验合格,铺管船应经测量定位,3 管道.段,发送时铺管船航行应满足管道轴线控制要求,航行应缓慢乎稳.应及时检查设备运行,管道.段 状况,管道 段,弯曲不应超过管材允许弹性弯曲要求.管道,段.发送平稳.管道、段,及防腐层无变形、损伤现象.4、及时做好发送管及接口拼装 管位测量等沉管记录。7、底拖法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道.段、底拖牵引设备的选用 应根据牵引力的大小,管材力学性能等要求确定。且牵引功率不应低于最大牵引力的1.2倍.牵引钢丝绳应按最大牵引力选用,其安全系数不应小于3 5.所有牵引装置 系统应安装正确、稳定安全。2.管道 段 底拖牵引前应对基槽断面尺寸,轴线及槽底高程进行测量复核。发送装置.牵引道等设置满足施工要求,牵引钢丝绳位于管沟内,并与管道轴线一致,3 管道、段。牵引时应缓慢均匀、牵引力严禁超过最大牵引力和管材力学性能要求,钢丝绳在牵引过程中应避免扭缠,4,应跟踪检查牵引设备运行。钢丝绳.管道状况、及时测量管位。发现异常应及时纠正,5,及时做好牵引速率。牵引力.管位测量等沉管记录,8 管道沉放完成后。应检查下列内容、并做好记录。1,检查管底与沟底接触的均匀程度和紧密性 管下如有冲刷、应采用砂或砾石铺填,2 检查接口连接情况。3.测量管道高程和位置、7、2,7,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的沉放应符合下列规定.1 干坞结构形式应根据设计和施工方案确定,构筑干坞应遵守下列规定、1。基坑。围堰施工和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等的有关规定和设计要求,且边坡稳定性应满足于坞放水和抽水的要求.2。干坞平面尺寸应满足钢筋混凝土管节制作,主要设备.工程材料堆放和运输的布置需要,干坞深度应保证管节制作后浮运前的安装工作和浮运出坞的要求.并留出富余水深。3,干坞地基强度应满足管节制作要求.表面应设置起浮层。保证干坞进水时管节能顺利起浮。坞底表面允许偏差控制,平整度为10mm 相邻板块高差为5mm。高程为 10mm 2,钢筋混凝土管节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1,垫层及管节施工应满足设计要求和有关规定,2、混凝土原材料选用.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拌制及浇筑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的有关规定。并满足强度和抗渗设计要求,3.混凝土体积较大的管节预制。宜采用低水化热配合比。应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求制定施工方案,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人模浇筑温度、初凝时间.内外温差等、4、管节防水处理,施工缝处理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规定和设计要求.5 接口尺寸满足水下连接要求、采用水力压接法施工的柔性接口 管端部钢壳制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的有关规定和设计要求.6、管节抗渗检验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预水压试验。亦可在干坞中放水按本规范附录F的规定在管节内检查渗水情况,3.预制管节的混凝土强度。抗渗性能 管节渗漏检验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水浮运.4,钢筋混凝土管节,段。两端封墙及压载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封墙结构应符合设计要求,位置不宜设置在管节 段 接口施工范围内。并便于拆除。2.封墙应设置排水阀,进气阀。并根据需要设置人孔。所有预留洞口应设止水装置。3。压载装置应满足设计和施工方案要求并便于装拆.布置应对称,配重应一致、5,沉管基槽浚挖及管基处理施工应符合本规范第7,2、4条和第7,2。5条的规定、采用砂石基础时厚度可根据施工经验留出压实虚厚 管节,段 沉放前应再次清除槽底回淤 异物。在基槽断面方向两侧可打两排短桩设置高程导轨,便于控制基础整平施工、6.管节。段,在浮起后出坞前,管节 段 四角干舷若有高差、倾斜,可通过分舱压载调整、严禁倾斜出坞,7,管节 段,浮运,沉放应符合下列规定.1 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并考虑对水下周围环境及水面交通的影响因素,选用管节 段,拖运,系驳.沉放,水下对接方式和配备相关设备。2 管节 段。浮运到位后应进行测量定位 工作船只设备等应定位锚泊,并做好下沉前的准备工作 3 管节,段 下沉前应设置接口对接控制标志并进行复核测量、下沉时应控制售,节 段。轴向位置 已沉放管节。段、与待沉放管节,段。间的纵向间距.确保接口准确对接,4。所有沉放设备,系统经检查运行可靠 管段定位,锚碇系统设置可靠,5。沉放应分初步下沉 靠拢下沉和着地下沉阶段、严格按施工方案执行。并应连续测量和及时调整压载。6.沉放作业应考虑管节的惯性运行影响,下沉应缓慢、均匀、压载应平稳同步,管节 段、受力应均匀稳定 无变形损伤,7 管节,段,下沉应听从指挥,8.管节 段.下沉后的水下接口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水力压接法施工柔性接口时、其主要施工程序可见图7,2、7 在压接完成前应保证管节,段,轴向位置稳定 并悬浮在管基上 2,采用刚性接口钢筋混凝土管施工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等的规定5施工前应根据底板,侧墙、顶板的不同施工要求以及防水要求分别制定相应的施工技术方案、7。2,8。管节,段,沉放经检查合格后应及时进行稳管和回填,防止管道漂移,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压重、投抛砂石 浇筑水下混凝土或其他锚固方式等进行稳管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水流冲刷较大,易产生紊流 施工中对河床扰动较大等之处.以及沉管拐弯、分段接口连接等部位,沉放完成后应先进行稳管施工,2,应采取保护措施、不得损伤管道及其防腐层 3,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沉管施工、应进行稳管与基础二次处理.以确保管道稳定 2 回填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回填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回填应均匀、并不得损伤管道,水下部位应连续回填至满槽,水上部位应分层回填夯实,2。回填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满足防止水流冲刷、通航和河道疏浚要求,3,采用吹填回土时。吹填土质应符合设计要求、取土位置及要求应征得航运管理部门的同意。且不得影响沉管管道,3。应及时做好稳管和回填的施工及测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