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交工验收阶段的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11、5.1 工程施工结束后的质量检查与验收是很重要的阶段,验收的目的随时代的发展有不同的含义,不同的国家和部门也有各自的做法。有些国家把验收与支付工程经费挂钩.将质量好坏作为支付的依据.有些则评定工程是否合格,我国则通过验收与评优 评奖挂钩.采用合格率作为主要评定指标。由于公路和城市公路部门都订有 工程质量评定标准.和.验收办法 等,故本规范不包括具体的验收步骤。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验收与支付挂钩将是一种趋势,交工验收阶段的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包括施工企业自检、监理抽样检查,工程建设单位抽样检查三个步骤 测定项目基本上与原规范相同.但检查频度与质量标准分别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及一般道路作了规定 修改内容经多次征求意见并经专家讨论后确定,检查时以每1.3km 公路,或100.500m,城市道路、为一个检查路段。以公路的沥青混凝土为例 本规范与原规范的交工验收标准修改如下,表22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城市快速路 主干路的指标,频度相应提高了,例如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宽度。高程。横坡原规定每公里6.15处、现改为20处。其中厚度由原来的双边容许范围,5mm等。改为单边 这是因为一般情况下超厚了对质量并无不良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对平整度要求较高 厚度超厚的情况比较普遍 国外规范 如日本.也是单边规定 考虑到目前施工单位普遍反映厚度施工波动较大 标准差较大,允许差小了,一般都不易达到、故本规范修改为以总厚度控制、同时还控制表面层的厚度。对质量要求和允许差的标准。一般道路除宽度外、与原规范大体相同、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则相应有所提高、但是、检查评定时是用单个测值,还是用平均值 或者用代表值、是否还考虑保证率、对标准的高低是有影响的.因为在我国、目前测定值的波动一般都比较大.标准差较大、就更重要。原规范对平整度,宽度考虑了1。645倍标准差.单边、对横坡 中线高程考虑了1、96倍标准差、即均考虑了95.的保证率、而对厚度,压实度。矿料级配和沥青用量则采用抽查的办法,用单个测值评定 这次修订时。均改为单点检测评定、这是因为现在公路与城市道路部门都有各自的 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大都采用合格率评定的办法、因此。本规程仅要求以一个评定路段计算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只是厚度和压实度还必须评定一个路段的代表值.同时考虑95,或90。的保证率,代表值K,根据平均值KO及测点数目n由附录F式F,0,3计算。系数列入表F。0,3。在制订代表值的标准时、施工质量的变异性.标准差S、和检测次数n直接影响代表值K。n越大 越小,K,越接近平均值KO,当以1km为一个评定路段时,按200m测一点.即n 5.分别为0,95和0。69.据调查,压实度的标准差大体在1、2,左右 厚度的标准差大体为8。15mm,这与国外的情况也差不多、在丹麦热拌沥青混合料规范中,规定压实度每800m2取一个样、每批试样12个,对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度,要求平均值为95、对代表值.要求中粒式为94。细粒式,砂粒式为95.而对开级配沥青混合料,沥青碎石,沥青砂分别要求压实度平均值应不小于93,97。98.代表值应不小于91 95、96。故规范表中的标准值与代表值有两个不同的标准。这两个要求既反映质量的好坏、又反映质量的稳定性.在附录G中也提到应以标准差或变异系数作为施工企业水平的评价指标,平整度统一都用3m平整度仪连续测定为准.关于质量检查要求或允许差.取决于施工水平 变异性 我国对这方面的调查进行得很少 我国北方两条高速公路的质量检查验收结果如下,高速公路甲由总监代表处对其中一段检查结果如下,压实度,用核子仪检查平均98、3。各段标准差0、8,2 4,平均1,68,取芯检查,压实度表层平均98、7 标准差1、51.三层总平均99,9、标准差1,98。压实度过大显然与标准密度采取的配合比设计密度有关 厚度 表层设计厚度5cm,钻孔25个平均5,25cm。标准差1.12cm.代表厚度4.47cm。其中小于4.5cm的3个,占12。总厚度设计25cm.钻孔20个厚21 88,27、0cm,平均24、1cm、标准差1,32cm,代表厚度23。6cm。平整度、用3m平整度仪测定标准差平均值1.32mm、高程.与设计高程之差的平均值为4 2mm、按允许差、10mm计.合格率96 2,横坡、与设计横坡之差的平均值为0 035.按允许差。0。3.计、100。合格,另一条高速公路乙的质量检查验收结果如下表.表23 这些指标大体反映我国当前施工的较高的水平 据美国AASHTO、1986年路面设计指南资料 沥青路面主要技术指标的标准差或变异系数如下所列 表24、可供参考,在美国MS,3。Asphalt plant,mannal,中对取样频率与目的有如下规定、表25、11。5,4,弯沉指标在原规范中是没有的,本规范是否列入有许多不同意见.因为影响路面弯沉的影响因素甚多 沥青面层对弯沉值的影响甚小.减小弯沉主要靠路基及路面基层 底基层。在基层方面 无结合料基层及半刚性基层有很大差别 目前普遍采用的半刚性基层的强度受龄期 气候.潮湿情况,气温 的影响很大。如果设计不合理,即使施工再好。也不可能达到设计要求、另外.目前的设计容许弯沉是使用期末极限时路面破坏容许弯沉。是旧路调查得到的 不是施工结束时的容许弯沉、一条路的基层的施工期较长 不同时间施工的基层有不同的龄期、而弯沉测定往往是同一时间测定,不一定是不利季节.因此不能用作施工验收标准。但是弯沉是我国评定路面强度的重要的综合指标。也是重要的原始资料 它只能在路面修完后才能测,而且设计部门已开始制订交工验收阶段的设计弯沉.故本规范仍保留弯沉指标,至于作为时间测定是在第一个最不利季节测、还是在交工结束后就测,与验收标准有关、均由设计单位规定,测定结果要求符合设计单位提出的交工弯沉允许值.贝克曼梁及自动弯沉仪也可以仅选择其中一种测定.关于抗滑指标.摩擦系数及构造深度,在讨论时许多专家也提出了不少意见 主要是摆值与摩擦系数测定车的测定时间问题、摩擦系数除了用摆式仪外还规定了用横向力摩擦系数测定车测定 这是由于它更能反映实际的高速行车下的抗滑性能 但测定时必须在石料表面的沥青膜磨掉以后再测 在交工阶段尚未通车时。石料表面有油膜.测不出实际摩擦系数.一般认为应在通车后石料表面的沥青膜磨掉后测定,至少在通车6个月以后测 这也考虑到许多工程都在秋季完工 通车后6个月恰为第二年春季,但构造深度往往开始较大,以后逐渐变小.宜在施工结束后测定,11、5,8。交工验收由监理,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及工程建设单位进行。本规范规定了应以实测的方法进行验收。考虑到有些地方的监理或监督站试验力量较弱、实测有困难,也允许利用施工单位的数据.此时必须对平整度,厚度、压实度进行复测或核查、这也是参考了日本规范的规定,下面介绍日本沥青路面要纲规定的竣工验收办法,供参考。日本规定可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施工阶段数据的检查验收方法.1。检查平整度,宽度的单点测值全部符合下表值。2,随机抽查15个 基层14个,厚度、压实度 要求,下表中规定值、S为标准差。K,1.10,3 沥青混合料的级配及沥青用量。按或计算符合表.表26,中要求.另一种是实测抽查的检查验收方法。由发包方。业主。评定工程是否合格 承包商同时临场。由可以信赖的单位,第三者,进行检测试验.要求如下表,1,宽度按单点检查评定。2,厚度按单点评定时有90、的点合格即为合格,平均值评分时。用10个测定值的平均值评定。3、平整度。计算标准差评定,4 沥青混合料每10000m2作为一批,抽10个计算平均值.抽10个有困难时可抽3个点平均,不合格时用。抽6点,不合格时用.见表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