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2。车站,控制中心、主变电所与车辆基地8 2、1、地上车站宜采用自然排烟方式,其中不符合自然排烟要求的场所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8、2,2、采用自然排烟的车站或路堑式车站,外墙上方或顶盖上可开启排烟口的有效面积不应小于所在场所地面面积的2.且区域内任一点至最近自然排烟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30m,常闭的自然排烟口、窗。应设置自动和手动开启的装置,8,2、3 地下车站公共区的排烟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站厅发生火灾时,应对着火防烟分区排烟、可由出入口自然补风 补风通路的空气总阻力应符合本标准第8,2.6条的规定。当不符合本标准第8,2 6条的规定时、应设置机械补风系统,2。当站台发生火灾时.应对站台区域排烟,并宜由出入口,站厅补风、3.车站公共区发生火灾.驶向该站的列车需要越站时,应联动关闭全封闭站台门 8。2。4、排烟风机及风管的风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排烟量应按各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小于60m3,m2。h、分别计算,2。当防烟分区中包含轨道区时、应按列车设计火灾规模计算排烟量。3,地下站台的排烟量除应符合本条第1款、第2款的要求外 还应保证站厅到站台的楼梯或扶梯口处具有不小于1、5m,s的向下气流 4.排烟风机的风量应按所负担的防烟分区中最大一个防烟分区的排烟量。风管、道 的漏风量及其他防烟分区的排烟口或排烟阀的漏风量之和计算、5。排烟风机的风量不应低于7200m3.h。8 2,5,机械排烟系统中的排烟口和排烟阀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排烟口和排烟阀应按防烟分区设置.2,防烟分区内任一点至最近排烟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30m,当室内净高大于6m时 该距离可增加至37,5m.3,排烟口底边距挡烟垂壁下沿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 5m、水平距离安全出口不应小于3。0m.4.排烟口的风速不宜大于7m、s,5、正常为关闭状态的排烟口和排烟阀,应能在火灾时联动自动开启 6,建筑面积小于或等于50m2且需要机械排烟的房间.其排烟口可设置在相邻走道内、8.2 6,排烟区应采取补风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补风通路的空气总阻力不大于50Pa时.可采用自然补风方式,但应保证火灾时补风通道畅通、2.当补风通路的空气总阻力大于50Pa时。应采用机械补风方式,且机械补风的风量不应小于排烟风量的50 不应大于排烟量。3,补风口宜设置在与排烟空间相通的相邻防烟分区内 当补风口与排烟口设置在同一防烟分区内时,补风口应设置在室内净高1、2以下 水平距离排烟口不应小于10m,8 2,7 车辆基地的地下停车库,列检库。停车列检库。运用库,联合检修库。镟轮库、工程车库等场所应设置排烟系统。8 2 8、设置自动灭火系统的设备房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穿越该房间开设风口的通风管上、应设置动作温度为70。的防火阀 2.防火阀应能与自动灭火系统的启动联动关闭.3,当灭火介质的相对密度大于1时,排风口应设置在该房间的下部,8。2 9,排烟风机应与排烟口、阀.联动 当任何一个排烟口 阀,开启或排风口转为排烟口时,系统应能自动转为排烟状态,当烟气温度大于280,时、排烟风机应与风机入口处或干管上的防火阀关闭联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