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排烟设备与管道8.4。1.本条规定了排烟风机的设置位置和排烟管道敷设的基本要求、排烟风机设置在排烟区域的同一建筑层面或较高建筑层面,可使风机位于排烟系统的顶部、排烟时顺应烟气自然扩散方向。使排烟顺畅.若将排烟风机设在比排烟区域低的建筑层内,比如将承担地下一层排烟的风机设在地下二层机房内,会将地下一层的烟气下拉至地下二层.不利于排烟且增加烟气扩散的风险。排烟风机与补风机。加压送风机设在同一机房时 一旦烟气外泄,补风机或加压送风机可能将烟气送到其他区域、因此要求排烟风机与补风机、加压送风机宜分设机房,但受车站规模限制。地下车站设备用房非常紧张,当排烟风机房确实没有条件与补风机。加压送风机房分开设置时 可以共用机房。但为了防止排烟风管在高温作用下破损等原因导致烟气窜入补风或送风系统。要求在机房范围内的排烟风管及其连接件应具备不低于1、50h的耐火极限,8,4,2,8,4、6,本标准将车站的排烟风机的耐高温性能规定为在280。时能持续工作1h,也与280。排烟防火阀的熔断温度相匹配、考虑到地上车站的条件优于地下空间 将设置在地上车站内的排烟风机耐高温时间确定为30min、此外,地铁内采用的风机容量较大.为确保火灾时风机能够迅速转换至火灾状态。规定了风机的启动时间与状态转换时间.大型风机一般都设有故障检测或保护装置 非火灾工况时、风机在运转过程中发出故障报警后要求自动停机报故障检修,但火灾时即使报警也不能停机,应保持继续运转,8,4、7、本条为强制性条文.防.排烟管道是火灾时排除烟气或控制烟气流动的关键组件。为防止管道本身因高温烘烤而起火或变形。影响排烟或防排烟效果。规定防排烟管道、风口及阀门等组件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 为确保楼梯间及前室的安全性,要求排烟管道不应穿越这些区域,如确有困难必须穿越时,应达到2,00h的耐火极限要求、8。4、8。轨行区域包含车站轨行区域和区间隧道轨行区域.承担轨行区域的防排烟系统的风井,道,系指区间事故活塞风井.道。地下车站排风 烟,井 道、通常、地铁系统内的通风量很大.单系统排烟风量高达20,104m3.h、30.104m3.h。采用外接风管不现实、并且过去在轨行区上部的排烟风道采用过外接风管的做法.但由于列车运行振动及腐蚀影响 部分管道脱落,维护困难、成为严重的行车安全隐患 从已运营地铁线路采用土建风道的情况看、实测的排烟效果基本上都达到设计要求.因此 轨行区域的防排烟管道.风井、道、采用土建风道是现实可行的。除轨行区域以外的其他区域.如车站公共区,设备区及车辆基地。控制中心等地面附属建筑,其中的防排烟系统的管道材质要求应与建筑防烟排烟系统专业规范的要求一致 不应采用土建井道 考虑到风管。道.的承压能力,系统漏风量以及风机选型 本条对金属风管和非金属风管内的最高排烟风速进行了限制.与现行国家标准.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采用相同标准、8.4。9、在风管的相关位置设防火阀是为了防止火势和烟气的蔓延,由于隧道活塞和机械通风系统的风阀面积达15m2、30m2,一般采用组合式风阀,而目前这种风阀尚不具备防火阀的功能和性能.故本条不适用于此类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