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炉.体8。0,1。高炉寿命的定义和指标是指导高炉设计和生产管理的重要指标、也是指导高炉技术进步的方向.高炉长寿能节约大修费用,提高设备效用指标 增产生铁.减少人力物力消耗.降低吨铁固定资产投资。高炉长寿设计是基础.生产操作是保障。这里提出,设计寿命,的概念.是作为高炉设备设计和材料选择的依据.高炉寿命是靠操作来实现的 不是只靠设计就能够达到的,长寿高炉应是一代炉龄,无中修,的时间与单位炉容一代炉龄的产铁量,两个指标均应同时达到本条的规定、某些高炉的大修情况见表28 表28 高炉大修情况及单位炉容一代炉役的产铁量、到2013年底大于1000m3高炉已有超过30座炉役寿命超过8年。目前已有4座高炉一代寿命超过15年和单位炉容产铁量已经超过12000t,高炉大修时,为保证各设备及主要建构筑物与高炉寿命相匹配 宜对利旧的设备。设施,结构和主要管线进行评估 不合适时应及时更新。8,0 2,高炉长寿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注重整体的长寿优化设计,进行全方位的改进,实行综合治理,高效冷却设备与优质耐火炉衬的有效匹配、确保高炉各部同步长寿、优良的设计还需要有高质量的施工质量来实现.使用质量稳定的优质原料,燃料、保证高炉生产稳定顺行。在降低燃料比的前提下取得高产。采用有效的监测和维护手段是实现高炉长寿的重要保证.8、0,3,炉缸是高炉长寿的关键部位。近年来高炉炉缸寿命的状况不容乐观.炉缸传热体系的建立.在炉缸耐材热面形成稳定的保护层,将铁水与耐材有效的隔离.是防止炉缸耐材过度侵蚀的关键,炉缸炉壳与冷却设备。冷却设备与耐材 不同耐材间存在大量的传热接触界面。这些界面结构设计不合理,材料选择不当 施工质量不可靠.就很容易导致炉缸传热体系的失效。从而导致炉缸过早出现异常侵蚀。因此本规范倡导采用界面少.简单易控,容易保证施工质量的炉缸结构设计 欧洲.北美高炉广泛采用的槽板冷却方式,冷却效率高,环境好,炭砖和冷却水间的传热界面少 炉壳开孔少.是很好的炉缸配置方式,值得推广应用。国内昆钢采用了该方式。使用效果良好 高炉冷却设备也是决定高炉一代寿命的关键,特别是高炉炉腹.炉腰和炉身下部 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外已广泛采用了铜冷却壁,对延长高炉寿命起到了较好的效果.铜冷却壁的导热性好 冷却强度大、冷却壁体温度均匀,表面工作温度很低.能快速形成稳定的渣皮 淡化了高炉内衬的作用。有利于采用薄壁结构、有利于实现高炉长寿 近年来,已发现在多座采用铜冷却壁的高炉上、铜冷却壁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烧损和漏水现象,铜冷却壁的长寿效果有待进一步的实践检验、铸钢冷却在高炉上的应用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由于采用较好的铸造工艺,在保证水管不被熔漏的情况下 较好地将水管与本体融合在一起。显著增加了冷却壁的传热能力。使得其在高炉上获得了良好的长寿效果,R厂3号高炉为全铸铁冷却壁的高炉,实现了一代炉役近19年的炉役寿命。取得了卓越的长寿高效的成果,实践证明 良好的设计,良好的设备质量以及良好的操作维护 高炉就可以实现长寿的目标。由于国内各大高炉采用的炉体冷却结构不尽相同。使用效果表现不一,本规定意在强调优选冷却结构方式,8。0,4,软水密闭循环冷却技术在我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和推广应用。获得了较好的使用效果.从节约用水和高炉长寿出发,本规范推荐采用软水密闭循环冷却。从节约投资出发,设计也可根据水源,水质情况选用工业水开路循环冷却.高炉冷却水的余热利用正在开发研究过程中,对节能减排可发挥一定的效果。有条件的高炉可以酌情采用、8.0 5,不同容积的高炉和高炉的不同部位应选用不同的耐火材料。提高炉缸.炉底和炉身中,下部砌体质量是延长高炉寿命的重要条件、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高炉炉缸 炉底采用综合炉底,对结构和冷却进行了改进.寿命大幅度延长、R厂1号,第一代.2号高炉炉缸炉底采用日本炭砖 炉底设陶瓷垫,N厂5号高炉采用日本炭砖.炉底设陶瓷垫,H厂5号高炉、O厂新2号和3号高炉 K厂1号和3号高炉及R厂3号高炉采用了热压小块炭砖。炉底设置陶瓷垫、不少高炉都达到了长寿的目的,但是也有不少高炉在开炉没有几年就出现了炉缸耐材温度升高的问题。甚至导致炉缸烧穿事故。良好的炉缸结构设计。优质的炭砖质量,良好的施工和操作维护,是保证炉缸实现长寿的关键环节,应系统研究和有效控制,碳化硅砖具有导热系数高、抗热震性好的特点。适宜在炉体中下部使用 8,0.6 8。0.7.大型高炉用炭砖,SiC砖对延长高炉寿命极为重要.目前,耐火材料标准理化性能指标不全。甚至缺少一些极为重要的指标,难以满足本规范中对高炉长寿的要求 因此.本规范中根据工艺特点提出应增加的一些主要性能项目要求,今后修订耐材标准时应该考虑.理论与实验表明,当气孔直径,1μm时.铁水几乎不产生渗透,微孔炭砖和超微孔炭砖是通过降低炭砖的气孔率和缩小气孔大小,以抵抗铁水和碱金属的渗透以及各种化学侵蚀。高压成型,高温焙烧使其具有优良的抗压强度和导热系数、因此提出 微孔率、指标,8,0 9、高炉风口数目应综合考虑高炉的入炉风量.鼓风动能 风口回旋区的大小和炉壳的受力状况来确定、8。0、10.炉缸气隙是影响炉缸长寿的重要因素 为有效抑制炉缸炉墙中的气隙 在设计和施工中就要综合考虑,提出明确要求 控制施工质量、当前部分高炉的捣料缝设置不当和施工质量未得到保证.导致高炉过早出现了问题。炉缸炭砖和冷却设备间的捣料层厚度应均匀设置 不得作为调整施工误差的手段.捣料缝过窄和上小下大的三角缝均不利于捣料的施工,难于保证施工质量,容易导致传热界面失效、出现气隙、影响炉缸的长寿效果.8.0,11,高炉烘炉是当前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环节.往往缺乏明确的烘炉标准 各厂没有依据可遵循.致使烘炉没有达到目的,给高炉的长寿留下了隐患、炭砖是容易受到水汽伤害的,良好的烘炉不仅可有效排出炉缸耐材中的水汽,还能够使炭砖预膨胀.使炉墙更加密实。防止炉墙产生气隙。良好的烘炉还能够使炉墙尽快建立良好的传热体系、调查发现 很多高炉由于烘炉时间不够。在烘炉结束时,炉缸象脚区域的耐材温度仍是常温或约有升高、未能达到烘炉升温的目的、致使较多的高炉投产后过早在象脚区域出现耐材温度急剧上升的情况发生、为规范高炉的烘炉行为而制定了本规定.8.0 12.8,0、14 十字测温可良好地反映炉喉煤气流的分布.为高炉的布料操作提供良好的信息反馈。十字测温的温度点布置宜按炉喉半径方向均匀布置、以便于同类型高炉间的参考,炉缸关键部位必要的温度监测是炉缸操作安全的需要。风口摄像装置可帮助操作人员及时全面掌握风口回旋区的工作状况.及时把握和调整炉况。炉缸热负荷检测和侵蚀模型是炉缸操作安全的需要。特别是对中后期的炉役。煤气成分的检测,有利于操作人员掌握煤气利用率的状况,为改善气流分布实现节能减排创造条件。本规范推荐采用这些行之有效的检测设施。8.0。15、铁口和主沟漏铁时有发生、所漏铁水遇到炉台下的积水会发生爆炸事故。将炉体的给水环管烧坏会导致冷却壁的大面积停水,使事故扩大化,因此.出于安全的考虑,应避免在容易漏铁的位置布置给排水环管。或应采取必要的防护设施、8.0 16,高炉炉顶煤气温度在炉况失常时会异常升高,为保护炉顶设备,结构和煤气处理设施,应设置自动洒水设施、辅助控制炉顶煤气温度,打水装置应能够将水雾化,提高降温效果.洒水应间断进行.应防止炉喉积水导致爆炸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