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基本规定3、0,1,本条规定了高炉炼铁工艺设计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体现了高炉炼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 转变增长方式,我国高炉炼铁长期生产实践总结的高产,优质.低耗,长寿的方针.应当全面贯彻执行,在钢铁工业新的发展时期、将 高产,改为 高效。更为全面 并增加了环境保护,成为 十字,方针 高效.应为高效利用资源,高效利用能源 高效利用设备。高效利用资源 高效利用能源主要是推行,减量化。生产、降低燃料比和焦比 提高炉顶煤气利用率,以及资源综合利用,高效利用设备应包括高炉能够获得高的利用系数,高的作业率,以及提高高炉效率.稳定的运行时间、设计应合理地选取设备的能力、特别是主要设备的能力、如鼓风机.热风炉。煤气净化设施及炉顶余压发电装置等设备均在高效工况下运行、只留适当的富余.避免能力过大以致长期在低效率区域内运行。设计必须全面贯彻以精料为基础.高效、低耗、优质,长寿。环保的炼铁方针,认真研究优化操作指标.2013年我国生铁的产量达到了7。0897亿t,占世界生铁产量的60.9 截至2013年底 我国已有高炉炼铁能力近8。5亿t,有较大富裕的生产能力,新建高炉必须具有优越的条件。投产后必须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能迅速达到高效,低耗。优质 低成本的生产指标,具有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实力。依靠市场经济规律.达到产业升级的目标。我国钢铁工业在生产数量规模上已居世界首位、但在产品品种质量、技术装备水平。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等方面与先进国家仍有相当差距,今后我们的努力方向就是依靠技术进步 技术创新缩小差距.赶超先进、3。0。2、本规范采用1000m3。2000m3.3000m3,4000m3、5000m3炉容级别来进行管理、每个级别代表一个高炉有效容积范围,例如、1000m3级代表有效容积从1200m3至1999m3范围的高炉。2000m3级代表有效容积从2000m3至2999m3范围的高炉、3000m3级代表有效容积从3000m3至3999m3范围的高炉.4000m3级代表有效容积从4000m3至4999m3范围的高炉,5000m3级代表有效容积5000m3以上范围的高炉,据不完全统计、我国2013年底有1000m3以上的高炉510余座.其构成如表1,表1,中国高炉构成 大于1000m3高炉的平均炉容仍然是偏小的,高炉的平均炉容还不到1800m3.有效容积3000m3以上高炉的座数约占9。8,由于我国高炉大型化的发展迅猛,过去高炉划分档次的概念已经完全不能适用,而且建立新的高炉档次的概念又会很快过时.故本规范不作大.中,小高炉档次的规定,3。0,3,原料,燃料质量水平是高炉炼铁工艺设计的先决条件.精料对高炉生产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型高炉更以高质量的原料。燃料为基础 其质量和供应条件必须落实、应严格禁止建设原料、燃料条件不落实的高炉.对原料,燃料质量差 达不到规定要求而拟建设高炉者,必须进行技术经济专题论证 并请主管部门专题审批确认 3、0.4,本条规定的目的是促使高炉大型化.高效化、有利于管理.物料运输和少占土地,3.0。5.本条规定了高阶段设计应进行多方案比较,严禁只搞单一方案,在比较优缺点时要客观,实事求是。在方案比较中、应尽量推荐使用国内自主技术和设备的方案。经过全面综合分析比较后、提出推荐方案报请上级机关核准或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