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原油泵输4、3、1,输油泵的类型应根据所输介质的组成和性质及工艺要求确定,4。3,2,含水原油和净化原油输送宜采用离心泵.离心泵的总流量应按设计液量确定,扬程宜为输油系统计算总水头的1、05倍 1、20倍,应按泵特性曲线的高效区选择油泵、所选泵的效率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离心泵效率 GB,T,13007规定的数值。4,3 3、油、气、水混输时。宜采用螺杆泵,对于气液流量大的工况宜选用双螺杆混输泵 对于气液流量小、含固量较高的工况宜选用单螺杆混输泵 4.3,4。稠油输送泵选型应根据原油黏度 含水及含砂因素的影响。宜采用容积泵,在操作条件下介质黏度较低时、也可选用离心泵.但应保证其效率换算系数不小于0、45 4,3。5。稠油输送泵的总流量宜按设计液量的1,1倍,1,2倍确定 出口压力宜按输油系统计算总水头的1 1倍、1,2倍确定,4,3、6,输油泵台数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技术条件允许和满足输液量并适应有关工况条件变化的前提下,宜减少泵的数量 2、连续运行的原油输送泵宜选3台 且应含备用泵1台。当泵并联运行时.吸入管道流量的分配和泵吸入性能应匹配.3、污油回收泵.装车油泵等间歇运行的泵的数量。应根据输油量和变化幅度以及其他要求综合考虑确定.可不设备用泵、4,含水原油泵。含油污水泵可互为备用 4,3、7,选用输油泵时应校核操作条件下泵的有效汽蚀余量 选用离心泵时,还应校核操作条件下原油黏度对泵工作性能的影响、4.3,8。输油系统计算总水头应包括管道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末端和吸入端压头差。以及系统终点和起点位差。4、3,9,输油泵进口管段上应设过滤器、离心泵过滤器面积宜为入口管截面积的3倍 4倍、容积泵过滤器面积可按容积泵技术要求确定,4,3、10、离心泵出口管段上应安装止回阀、容积泵应设计旁路回流阀调节流量、4 3.11.泵体上不带安全阀的容积泵.应在靠近泵的出口管段上安装安全阀,4、3。12、输油泵安全阀的泄放端管段宜与泵的入口端管段连接,4,3,13,输油泵进口汇管应有良好的吸入条件。进口汇管流速不宜大于1.0m,s,排出汇管流速宜为0,8m.s.2.0m,s,4 3。14,油气混输泵的进.出口管道流速应根据泵型和工艺条件确定、进口汇管流速不宜大于3 0m、s 出口汇管流速宜为1,5m.s 5、0m s,运行吸入压力不应低于0。2MPa,4。3,15,输油泵吸入管内径与排出管内径应按进出口允许流速确定.4、3.16,离心泵输油用的原油缓冲罐和油气分离缓冲罐的缓冲容积,应满足正常生产缓冲和事故状态下切换流程的需要,缓冲时间应根据进出液量不平衡程度,液面控制和流程切换的技术水平确定、缓冲时间宜为10min,20min 泵输稠油的分离缓冲罐。缓冲时间宜为20min。40min,向原油稳定装置平稳供油的缓冲罐、缓冲时间应按具体情况计算确定,4、3。17,离心泵的轴密封宜选用机械密封.4,3。18,离心泵组的流量和压力调节方式.应根据管道流量和压力变化等情况,经过技术经济对比确定,可采用下列调节方式,1.改变泵的运行台数.叶轮级数.叶轮直径和大小泵匹配 2,采用变速调节方式。3,间歇运行的火车.汽车装油泵.采用改变运行台数和回流方式、4,3、19 连续运行且流量变化范围较大及电机功率较大的容积式输油泵,宜设置变频调速器进行流量调节,4。3。20 泵输高凝原油、稠油时,应采取防凝和暖泵措施 4,3,21、输油泵房设置起重设备时 可按本规范第4.4、9条的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