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植筋技术15,1,设计规定15,1,1、植筋技术之所以仅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 而不适用素混凝土结构和过低配筋率的情况。是因为这项技术主要用于连接原结构构件与新增构件。只有当原构件混凝土具有正常的配筋率和足够的箍筋时、这种连接才是有效而可靠的 与此同时。为了确保这种连接承载的安全性.还必须按充分利用钢筋强度和延性的破坏模式进行计算,但这对素混凝土构件来说,并非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因为在素混凝土中要保证植筋的强度得到充分发挥 必须有很大的间距和边距。而这在建筑结构构造上往往难以满足。此时。只能改用按混凝土基材承载力设计的锚栓连接,15.1 2,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直接影响植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特别是悬挑结构 构件更为敏感。为此 必须规定对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最低要求,15、1 3,承重构件植筋部位的混凝土应坚实。无局部缺陷.且配有适量钢筋和箍筋 才能使植筋正常受力,因此,不允许有局部缺陷存在于锚固部位。即使处于锚固部位以外。也应先加固后植筋,以保证安全和质量、15。1 4 国内外试验表明,带肋钢筋相对肋面积Ar的不同、对植筋的承载力有一定影响、其影响范围大致在0 9.1,16之间,当0.05。Ar.0 08时.对植筋承载力起提高作用。当Ar 0、08时起降低作用。因此,我国国家标准要求相对肋面积应在0,055。0.065之间、然而国外有些标准对Ar的要求较宽 允许0,05,Ar,0,1的带肋钢筋均为合格品.在这种情况下.若接受Ar 0 08的产品.显然对植筋的安全质量有影响、故规定当采用进口的带肋钢筋时.应检查此项目 并且至少应要求其Ar值不应大于0,08 15,1,5。这是根据全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标准技术委员会抽样检测20余种中 高档锚固型结构胶粘剂的试验结果.参照国外有关技术资料制定的,并且在实际工程的试用中得到验证 因此.必须严格执行.以确保植筋技术在承重结构中应用的安全,另外。应指出的是。氨基甲酸酯胶粘剂也属于乙烯基酯类胶粘剂的一种,15,1 6.本条规定了采用植筋连接的结构,其长期使用的环境温度不应高于60。但应说明的是。这是按常温条件下。使用普通型结构胶粘剂的性能确定的.当采用耐高温胶粘剂粘结时、可不受此规定限制、但基材混凝土应受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对结构表面温度规定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