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构造规定10.9。1,10,9 2。本规范对受弯构件正弯矩区正截面承载力加固的构造规定.是根据国内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试验研究结果和规范修订组总结工程实践经验。经讨论.筛选后提出的。因此 可供当前的加固设计参考使用 10。9 3 采用纤维复合材对受弯构件负弯矩区进行正截面承载力加固时.其端部在梁柱节点处的锚固构造最难处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修订组曾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了国内外各种设计方案和部分试验数据 但均未得到满意的构造方式、图10,9 3,2及图10、9。3。3给出的构造示例,是在归纳上述设计方案优缺点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其优点是具有较强的锚固能力、可有效地防止纤维复合材剥离,但应注意的是、其所用的锚栓强度等级及数量应经计算确定。本条示例图中所给的锚栓强度等级及数量仅供一般情况参考、当受弯构件顶部有现浇楼板或翼缘时、箍板须穿过楼板或翼缘才能发挥其作用.最初的工程试用觉得很麻烦,经学习瑞士安装经验 采用半重叠钻孔法形成扁形孔安装,插进 钢箍板后,施工就变得十分简单.为了进一步提高箍板的锚固能力,还可采取先给箍板刷胶然后安装的工艺、另外、应注意的是安装箍板完毕应立即注胶封闭扁形孔,使它与混凝土粘结牢固。同时也解决了楼板可能渗水等问题,10。9 4 这是国内外的共同经验,因为整幅满贴纤维织物时.其内部残余空气很难排除 胶层厚薄也不容易控制。以致大大降低粘贴的质量.影响纤维织物的正常受力、10,9,5 同济大学的试验表明、按内短外长的原则分层截断纤维织物时 有助于防止内层纤维织物剥离,故推荐给设计.施工单位参考使用,10,9、7,10,9,9、这三条的构造规定.是参照美国ACI.440指南、欧洲CEB FIP。fib。指南。我国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的设计实录以及修订组的试验资料制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