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无粘结钢绞线体外预应力的加固计算7,2,1.采用无粘结钢绞线预应力下撑式拉杆加固受弯构件时,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构件达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时。假定钢绞线的应力等于施加预应力时的张拉控制应力,亦即假定钢绞线的应力增量值与预应力损失值相等,2 当采用一端张拉。而连续跨的跨数超过两跨。或当采用两端张拉,而连续跨的跨数超过四跨时、距张拉端两跨以上的梁,其由摩擦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有可能大于钢绞线的应力增量 此时可采用下列两种方法加以弥补。1.方法一,在跨中设置拉紧螺栓.采用横向张拉的方法补足预应力损失值,2、方法二,将钢绞线的张拉预应力提高至0 75ƒptk。计算时仍按0,70ƒptk取值。3,无粘结钢绞线体外预应力产生的纵向压力在计算中不予计入,仅作为安全储备、4,在达到受弯承载力极限状态前,无粘结钢绞线锚固可靠,7.2,2,受弯构件加固后的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ξpb可采用下式计算。即加固前控制值的0,85倍。ξpb 0,85ξb,7。2 2,式中 ξb、构件加固前的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的规定计算.7,2 3,当采用无粘结钢绞线体外预应力加固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时.图7。2。3、其正截面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确定,式中。M。弯矩.包括加固前的初始弯矩,设计值 kN。m,α1,计算系数、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C50时,取α1.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取α1。0。94.其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ƒc0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N,mm2.χ,混凝土受压区高度.mm、b.h,矩形截面的宽度和高度,mm.ƒy0.ƒ。y0 原构件受拉钢筋和受压钢筋的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N、mm2。As0.A s0,原构件受拉钢筋和受压钢筋的截面面积 mm2、a。纵向受压钢筋合力点至混凝土受压区边缘的距离 mm,h0。构件加固前的截面有效高度.mm,hp、构件截面受压边至无粘结钢绞线合力点的距离、mm、可近似取hp h σp,预应力钢绞线应力值,N、mm2.取σp。σp0,σp0.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控制应力。N。mm2 Ap 预应力钢绞线截面面积。mm2、图7.2 3 矩形截面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一般加固设计时,可根据公式 7、2、3。1,计算出混凝土受压区的高度χ.然后代入公式,7.2,3。2,即可求出预应力钢绞线的截面面积Ap。7。2,4、当采用无粘结钢绞线体外预应力加固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时.其斜截面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确定,V.Vb0 Vbp.7。2,4,1。Vbp、0、8σpApsinα 7,2、4。2、式中、V,支座剪力设计值,kN、Vb0 加固前梁的斜截面承载力。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计算.kN Vbp。采用无粘结钢绞线体外预应力加固后、梁的斜截面承载力的提高值,kN,α,支座区段钢绞线与梁纵向轴线的夹角,r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