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施工图设计阶段水文勘测18 0,1、施工图设计阶段水文勘测应在初步设计阶段水文勘测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水文查勘。资料搜集.分析计算 提供立塔定位设计所需的各项水文基础资料 从水文条件角度提出立塔定位的意见与建议,18,0、2 施工图设计阶段应对线路全线逐基塔位进行查勘.并应重点查勘水文条件复杂或受水文条件影响较大的塔位、18,0、3.水文资料补充搜集与调查 应包括下列内容.1 跨越水域的水利水电工程,防洪、潮、涝.规划和航道规划等设计条件变化情况 2。跨越地段的河势,海岸,滩,湖岸,库岸、以及塔位处岸坡等在初步设计阶段勘测后的具体变化、3,跨越地段水文要素特大值出现情况 高程系统和换算关系 18.0.4.线路跨越分、蓄.洪区.应对终勘路径和逐基塔位进行水文工作,并应逐基分析分、蓄.洪水 通航与线路工程设施的相互影响,18.0。5,线路经过水库下游,且水库设计洪水标准低于100年一遇或水库设计洪水标准虽高于100年一遇但水库为病险库时,应分析溃坝洪水对塔位的可能影响,18、0,6,在防洪堤背水面立塔时。应根据河势发展、堤防质量,堤防标准等情况,并结合汛期堤防有无险情可能,分析判定发生100年一遇洪水时溃堤的可能性,存在溃堤可能时,应进行溃堤洪水计算,并应分析计算塔位处垂线平均流速及冲刷深度。提出有关塔位安全性意见,18,0.7.水中立塔时应查勘与分析各塔位处设计洪水位、最高设计洪水位相应的50年一遇波浪高或出现最大波浪高.最高通航水位,最高内涝水位 流冰时最高水位,冬季冰面高程 历年大风季节平均最低水位。以及基础设计要求相应频率洪水位及按工程特点设计要求的其他频率洪水位、河床稳定性 设计流速,库区回水影响、漂浮物 流冰尺寸等有关水文资料、18。0,8。应用当地防洪规划资料时.应搜集工程点附近的水准点资料。并应进行高程联测 18 0、9、输电线路跨越河流时 应搜集有关线路塔位处的河道开挖拓宽.航道等级现状。与规划、拟建水库等资料.18。0 10,在河槽及河滩上立塔时。应查勘、搜集洪水期间跨越断面流速分布,漂浮物的种类 数量与大小,流冰尺寸与相应最高水位及最大流速,滩槽的冲淤变化,一次洪水最大冲刷深度.并应分析计算塔位处与设计洪水相应的垂线平均流速,天然冲刷深度与局部冲刷深度、18。0,11。当输电线路跨越海湾或河口时.应查勘。搜集海湾或河口的水动力条件,历史最高潮位及其发生时间,并应调查分析沿线地形地貌 岸滩类型与历史变化,岩土特性。以及波浪对岸滩演变的影响、或河口段的河床汊道,沙洲与浅滩的历史演变过程。原因与速度等.18 0 12、塔位宜避开冲沟,岸滩不稳定、可能发生泥石流的地段,必要时应进行塔位小流域洪水计算,提出截洪排洪措施的建议,18 0.13、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水文勘测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1、详细描述全线各跨越河流、湖泊 分。蓄,洪区 海滩等的水文特征情况,2、根据设计要求,提供跨越水体各种频率的设计洪水位分析计算成果.3。提供内涝区100年一遇内涝水位或历史最高内涝水位。5年一遇内涝水位或常年内涝水位及持续时间、4。水中或滩地立塔时、应提供塔位处垂线平均流速。最大冲刷深度.漂浮物种类和大小等水文分析计算和调查成果、5。通航河流的最高通航水位及对线路跨越的其他要求.6、输电线路跨越水域时 对岸滩稳定性的分析成果.并预测今后50年水域岸滩演变发展趋势对塔位安全的影响、7.线路与所跨越水体及水工建 构 筑物的相互影响分析,塔位离堤防堤脚及水工建,构,筑物的距离要求.8、提供受水文因素影响的塔位明细表。逐基描述水文因素的影响并提出防护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