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J,设计覆冰厚度分析计算 J 0,1,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覆冰厚度应通过实测与调查覆冰资料计算,沿线地形气候特征、已建线路设计冰厚,以及运行情况。地区冰区划分图等综合分析确定、J,0、2。导线覆冰计算,可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采用实测资料与调查资料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选用计算公式和参数应符合当地的覆冰情况 计算结果应进行合理性分析,J,0。3,观冰站有10年以上的年最大覆冰厚度资料时,可直接进行频率计算推求观冰站设计冰厚。计算方法可采用P。型分布或 型报值分布,当沿线覆冰资料短缺时。可通过调查历史最大覆冰厚度进行标准冰厚计算。并应估算其重现期,J,0,4.设计冰厚计算。应根据任务要求 结合影响设计冰厚的因素和沿线覆冰特征,以及资料情况进行。可按下列公式计算,1。有实测覆冰资料时.可采用单导线设计冰厚计算公式计算 式中,B,设计冰厚、mm,Kh,高度订正系数,应由实测覆冰资料计算分析确定、KT、重现期换算系数 应由实测覆冰资料计算分析确定。K 线径订正系数。应由实测覆冰资料计算分析确定 Kf,线路走向订正系数 应由实测覆冰资料计算分析确定.Kd、地形订正系数.应由实测覆冰资料计算分析确定.KJ,档距订正系数。应由实测覆冰资料计算分析确定.Bo 标准冰厚,mm、2、不具备资料条件的地区,可采用下式计算,3 公式。J.0、4,2。中各订正系数可按下列计算方法确定、或按经验系数选用,1.高度订正系数Kh可采用下式计算、式中、Z,设计导线离地高度,m,Zo,实测或调查覆冰附着物高度。m。α、指数.应由实测覆冰资料计算分析确定 无资料地区可采用0 22 2.重现期换算系数KT、调查最大覆冰厚度的估算重现期与设计重现期不同时.可按表J.0.4订正 表J.0、4、重现期换算系数、3,线径订正系数K应根据实测资料分析确定,无实测资料地区可按下式计算订正、式中.K、线径订正系数,设计导线直径、mm、30mm.o 覆冰导线直径,mm J、0。5.标准冰厚计算可根据实测或调查覆冰资料 按下列公式计算。1、据实测冰重的公式 2 据实测覆冰长短径的公式,3.据调查或实测覆冰直径的公式,式中,Bo、标准冰厚、mm,G 冰重、g π.圆周率 L 覆冰长度,m,a,覆冰长径.包括导线、mm.b,覆冰短径,包括导线 mm,r,导线半径、mm.R 覆冰半径,包括导线 mm.Ks、覆冰形状系数、Ks、b a.ρ,实测或调查覆冰密度 g、cm3 导线覆冰形状系数应由当地实测覆冰资料计算分析确定 无实测资料地区可按表J 0 5选用,表J、0,5,覆冰形状系数 注、小覆冰Ks选用下限、大覆冰Ks应选用上限.J,0,6,覆冰密度可根据资料条件采用不同的方法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有实测覆冰资料地区。可根据资料情况选用下列公式计算确定,1。长短径法公式,2、周长法公式、3 横截面积法公式,式中。ρ、覆冰密度,g,cm3,I 覆冰周长,mm A 覆冰横截面积.包括导线,mm2,2 无实测资料的地区.可分析借用邻近地区实测导线覆冰密度资料、借用时应注意下列事项.1.工程地与借用资料地应在同一气候区内。覆冰种类相同.海拔大致相当。2。雾凇和雨雾凇混合冻结覆冰的密度随海拔升高而减小,3、无实测覆冰资料,借用覆冰密度又有困难的地区,覆冰密度可按表J.0。6选用,表J,0、6。覆冰密度。注,高海拔地区选用下限 低海拔地区选用上限.
批注书签

批注书签自动云同步,随时随地查阅更便捷!

建标库的PC电脑版Android版iPhone版,已全面支持“云批注和云书签”功能。您可以在下载最新版客户端后,立即体验。

在各客户端的资源阅读界面,选中相应的文字内容后,自动弹出云批注菜单;填写相应的信息保存,自动云存储;其它设备随时可查看。

复制 搜索 分享

"大量文字复制"等功能仅限VIP会员使用,您可以选择以下方式解决:

1、选择少量文本,重新进行复制操作

2、开通VIP,享受下载海量资源、文字任意复制等特权

支持平台发展,开通VIP服务
QQ好友 微信 百度贴吧 新浪微博 QQ空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