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源 更多>
25,3 覆冰调查25、3.1、我国实测覆冰资料较少,故覆冰调查十分必要.调查可以提供当地覆冰的定性情况和定量资料.并通过沿线地形,气候特征与当地气象资料综合分析 以及与邻近地区的实测覆冰资料进行地形,气候条件的类比分析.从而估算沿线覆冰标准冰厚,送电线路覆冰调查一般在沿线附近村镇居民点。厂矿。高山电视台 微波站等进行.同时还要收集相关省,市 县的低温.冰凌、大雪等有关覆冰资料 做到点,线、面结合 调查范围是规划线路的整个冰区段,调查点应选择能代表沿线地形,特征的地点、如山间盆地,山脊。山腰、垭口等 此外、特别要注意布设不同高程的调查点,以了解不同高程的覆冰情况.25,3.2 覆冰搜资的重点是搜集覆冰的定量资料,除了收集气象台站.长途通信线务站和电力观冰站的实测覆冰资料外。还要注意搜集一些有心人记录的覆冰资料,25 3,5、对特殊地形点,如风口,分水岭、山顶 迎风坡等除进行覆冰调查外,还应作实地踏勘 绘制地形草图。辨明冬季主导风向、观察气候.植被情况,简测高程。初步估计该地的寒冷程度和降水量 以及覆冰的大小 实测资料表明.风口等微地形、微气候区对覆冰增大的影响比较显著、根据贵州贵水线、贵六线。水盘线,湖南柘乡线。欧盐线.四川南九线 灌映线.二自线、冷蓉线。三万线的覆冰资料和黄茅埂。二郎山等高山观冰站的覆冰资料分析.风口覆冰是风口两侧覆冰的1 5倍,2。5倍,通常海拔越高 温度越低.风速越大,如果湿度条件适宜.过冷却水滴和冰晶数量多.覆冰就大.据云南一些资料表明、山顶覆冰比山腰覆冰大1倍 2倍,但在一些特定的地形.气候条件下,对于一次具体的覆冰过程,就不一定是覆冰随海拔高度增大。如滇东北河谷区和四川西南山区,海拔3000m以上。水汽条件稍差.云雾滞留时间较短。不易形成大覆冰.而海拔2500m、2800m的山腰地段.为云雾滞留地带,冰凌持续时间长、强度大。易形成较大覆冰。俗称.腰凌 迎风坡比背风坡覆冰大,根据安徽、云南,四川,贵州几条线路和黄茅埂观冰站的实测资料分析。迎风坡覆冰厚度比背风坡大1,2倍,2.2倍。
批注书签

批注书签自动云同步,随时随地查阅更便捷!

建标库的PC电脑版Android版iPhone版,已全面支持“云批注和云书签”功能。您可以在下载最新版客户端后,立即体验。

在各客户端的资源阅读界面,选中相应的文字内容后,自动弹出云批注菜单;填写相应的信息保存,自动云存储;其它设备随时可查看。

复制 搜索 分享

"大量文字复制"等功能仅限VIP会员使用,您可以选择以下方式解决:

1、选择少量文本,重新进行复制操作

2、开通VIP,享受下载海量资源、文字任意复制等特权

支持平台发展,开通VIP服务
QQ好友 微信 百度贴吧 新浪微博 QQ空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