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采。空,区11,5、1.1000kV架空输电线路路径应避让大范围矿产分布区,当条件复杂且路径必须经过规模较大。尚未稳定的采空区时.应进行采空区专项勘察。11。5.2,采空区勘察应充分利用矿区现有资料 勘察方法应以搜集资料和现场调查为主,必要时可辅以适量的勘探工作 并应查明下列内容。1,地形地貌.地层岩性 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2.矿层的分布,层数。厚度 倾角,埋藏特征和上覆岩层的厚度和性质。3.开采深度.厚度。开采方法,开采时间.顶板管理方法 开采边界 工作面推进方向和速度.4.地表变形特征和分布规律,5,采空区的塌落.密实程度.空穴和积水情况、6.采空区附近的抽排水情况及对采空区的影响。7,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8 塔基的类型及其对地表变形的适应性.9 当地建筑经验,采空区已有输电线路的运行情况等、11 5。3,1000kV架空输电线路经过矿区时、应采取不压矿或少压矿的原则。减少采空区对工程的不利影响 路径宜选择在下列地段。1。可开采或计划近期开采矿区的边缘地段。2.地表变形已稳定或相对稳定的老采空区,3,地表破坏不严重或预测地表破坏不严重的地段.4,各矿区的交界地带。5.预计未来30年内不开采的矿藏分布区、6,地质构造简单。覆盖层岩体厚度较大且岩体完整 岩质坚硬 地表无变形的地段、7,矿区的无矿带或有矿柱的地段 8,已充分采动、且无重复开采可能的地表移动盆地的中间区,9.穿越采空区最短或采矿分布稀疏处,10 地形相对平坦.无临空面。距离冲沟有一定安全距离的地段。11、5。4、采空区的岩土工程评价应分析采空区对工程的影响,应评价在采空区设立塔位的适宜性,并应提出对采空区.塔基地基和基础进行处理或变形监测的建议、11,5、5。对需要设立塔位的小窑采空区,应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现场调查和工程地质测绘,必要时应辅以适量的勘探工作 并应查清采空区和巷道的分布范围 埋藏深度。开采时间,回填。塌落,支撑情况、地下水条件,同时应查明由采空区引起的陷坑 地表裂缝的分布。规模与采空区和地质构造的关系 塔位距地表裂缝和塌陷区的安全距离,应根据具体技术条件分析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