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消声与隔声12,2.1、本条规定了噪声源声功率级的确定,进行供暖 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消声与隔声设计时。首先必须知道其设备、如通风机、空气调节机组 制冷压缩机和水泵等声功率级。通过计算后再与室内、外允许的噪声标准相比较。最终确定是否需要设置消声和隔声装置,12、2,2 本条规定了再生噪声与自然衰减量的确定,当气流以一定速度通过直风管.弯头、三通.变径管,阀门和送。回风口等部件时。由于部件受气流的冲击湍振或因气流发生偏斜和涡流、从而产生气流再生噪声,随着气流速度的增加,再生噪声的影响也随之加大、以至成为系统中的一个新噪声源,所以应通过计算确定所产生的再生噪声级 以便采取适当措施来降低或消除,本条规定了在噪声要求不高,风速较低的情况下 对于直风管可不计算气流再生噪声和噪声自然衰减量。气流再生噪声和噪声自然衰减量是风速的函数、12,2。3、本条规定了设置消声装置的条件及消声量的确定.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产生的噪声量应尽量用风管 弯头和三通等部件以及房间的自然衰减降低或消除,当这样做不能满足消声要求时、则应设置消声装置或采取其他消声措施。如采用消声弯头等、消声装置所需的消声量应根据室内所允许的噪声标准和系统的噪声功率级分频带通过计算确定 12,2、4 本条规定了选择消声设备的原则,选择消声设备时.首先应了解消声设备的声学特性,使其在各频带的消声能力与噪声源的频率特性及各频带所需消声量相适应,如对中,高频噪声源,宜采用阻性或阻抗复合式消声设备 对于低、中频噪声源、宜采用共振式或其他抗性消声设备,对于脉动低频噪声源 宜采用抗性或微穿孔板阻抗复合式消声设备.对于变频带噪声源 宜采用阻抗复合式或微穿孔板消声设备.其次。还应兼顾消声设备的空气动力特性、消声设备的阻力不宜过大.12 2 5 本条规定了消声设备的布置原则。为了减少和防止机房噪声源对其他房间的影响.并尽量发挥消声设备应有的消声作用。消声设备一般应布置在靠近机房的气流稳定的管段上,当消声器直接布置在机房内时、消声器、检查门及消声器后至机房隔墙的那段风管应有良好的隔声措施。当消声器布置在机房外时、其位置应尽量临近机房隔墙 而且消声器前至隔墙的那段风管,包括拐弯静压箱或弯头,也应有良好的隔声措施、以免机房内的噪声通过消声设备本体、检查门及风管的不严密处再次传入系统中,使消声设备输出端的噪声增高。在有些情况下 如系统所需的消声量较大或不同房间的允许噪声标准不同时 可在总管和支管上分段设置消声设备 在支管或风口上设置消声设备,还可适当提高风管风速,相应减小风管尺寸,12,2。6、本条规定了管道穿过围护结构的处理、管道本身会由于液体或气体的流动而产生振动 当与墙壁硬接触时 会产生固体传声、因此应使之与弹性材料接触,同时也为防止噪声通过孔洞缝隙泄露出去而影响相邻房间及周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