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监测与控制11,1。一般规定11,1,1。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监测与控制的功能宜包括参数检测。参数与设备状态显示,自动调节与控制、工况自动转换.设备连锁。自动保护与报警,能量计量以及中央监控与管理等,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监测与控制的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功能与标准、系统类型。设备运行时间以及生产工艺要求等因素 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11,1 2、当生产工艺需要对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备进行监测与控制时、应满足生产工艺要求以及节能要求。11 1 3,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备宜设集中监控系统。1、系统规模大,供暖通风空调设备台数多时.2、系统各部分相距较远且相关联 并存在工况转换和运行调节时 3,采用集中监控系统可合理利用能量实现节能运行时。4、采用集中监控系统方能防止事故.保证设备和系统运行安全可靠时。11。1、4,集中监控系统应具备下列功能。1。应满足工艺要求的时间间隔与测量精度连续记录.显示各系统运行参数和设备状态 系统存储介质或数据库应保存连续两年以上的运行参数记录.2,可计算和定期统计系统的能量消耗,各台受控设备连续和累计运行时间.3。可改变各控制器的设定值、并可对设置为.远程、状态的设备直接进行启动.停止和调节。4.可根据预定的时间表,或依据节能控制程序.自动进行系统或设备的启停,5 应设置操作者权限.访问控制等安全机制 6。应有参数越限报警 事故报警及报警记录功能.并宜设有系统或设备故障诊断功能 7 可与制冷机 锅炉等自带控制装置的设备通过通信接口进行数据交互.8.设置可与其他弱电系统通信的数据接口 11、1.5、不具备采用集中监控系统的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宜采用就地的自动控制系统。1,工艺或使用条件有一定要求时。2、可防止事故保证安全时,3,采用就地的自动控制系统可实现节能运行时、11、1。6,就地系统宜具备下列功能,1,可按满足工艺要求的时间间隔和精度对需要测量的参数进行检测.2,可对代表性参数的数值进行显示 3、可根据设定值自动调节相关装置动作,4,可进行手动。自动工作模式切换 5,可根据预定的时间表或依据节能控制程序,自动进行系统或设备的启停,6、应设置操作者权限,访问控制等安全机制,7,应有参数越限报警。事故报警,并宜设有系统或设备故障诊断功能 8,设置可与其他弱电系统通信的接口 11。1,7,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备设置联动.连锁等安全保护措施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集中监控系统时.联动、连锁等安全保护状态宜在集中监控系统的人机界面上显示,2。采用就地自动控制系统时,联动 连锁等安全保护状态宜在就地自控系统的人机界面上显示,3 未设置自动控制系统时,应采取专门联动,连锁等安全保护措施,11,1。8.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有代表性的参数,应在便于观察的地点设置就地显示仪表,11,1,9.采用集中监控系统控制的动力设备,应设就地手动控制装置、并应通过就地 远程转换开关实现就地与远程控制的转换.就地、远程转换开关的状态宜在集中监控系统的人机界面上显示。11 1,10 控制器宜安装在被控系统或设备附近.当采用集中监控系统时。应设置控制室,当就地控制系统环节及仪表较多时,宜设置控制室。11.1,11,冬季存在冻结可能的新风机组。空调机组.冷却塔等,在设有防冻设施时。应设防冻保护控制.11,1 12。防火与排烟系统的监测与控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的有关规定,兼作防排烟用的通风空气调节设备应受消防系统的控制,并应在火灾时能切换到消防控制状态 风管上的防火阀宜设置位置信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