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防火与防爆6,9,1,对厂房或仓库空气中含有易燃易爆物质的场所.应根据工艺要求采取通风措施,6 9.2.下列场所均不得采用循环空气。1.甲.乙类厂房或仓库、2。空气中含有的爆炸危险粉尘。纤维,且含尘浓度大于或等于其爆炸下限值的25。的丙类厂房或仓库 3、空气中含有的易燃易爆气体。且气体浓度大于或等于其爆炸下限值的10。的其他厂房或仓库.4、建筑物内的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的房间,6、9,3、在下列任一情况下,通风系统均应单独设置.1。甲 乙类厂房,仓库中不同的防火分区,2,不同的有害物质混合后能引起燃烧或爆炸时 3、建筑物内的甲 乙类火灾危险性的单独房间或其他有防火防爆要求的单独房间、6。9,4。对于生产。试验中散发容易起火或爆炸危险性物质的厂房或局部房间.其机械通风系统宜采用局部通风方式,6,9,5。排除有爆炸危险的气体,蒸气或粉尘的局部排风系统.其风量应按在正常运行情况下,风管内有爆炸危险的气体,蒸气或粉尘的浓度不大于爆炸下限值的50。计算。6。9,6、放散有爆炸危险性物质的房间应保持负压,6 9 7,根据工艺要求在爆炸危险区域内为非防爆设备的封闭空间设置的正压送风系统。其进风口应设置在清洁区,正压值应根据工艺要求确定,6 9.8.甲。乙类厂房、仓库及其他有燃烧或爆炸危险的单独房间或区域。其送风系统的进风口应与其他房间或区域的进风口分设.其进风口和排风口均应设置在室外无火花溅落的安全处。6,9,9。含有燃烧或爆炸危险粉尘的空气,在进入排风机前应采用不产生火花的除尘器进行处理,净化有爆炸危险粉尘的除尘器,排风机应与其他普通型的排风机、除尘器分开设置 6。9。10、净化有爆炸危险粉尘的干式除尘器宜布置在厂房外的独立建筑中.该建筑与所属厂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0,0m 6、9 1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净化有爆炸危险粉尘的干式除尘器可布置在厂房内的单独房间内,但不得布置在车间休息室、会议室等房间的下一层 与休息室 会议室等房间贴邻布置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小于3 00h的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并应至少有一侧外围护结构.1、有连续清灰设备 2,除尘器定期清灰.处理风量不超过15000m3、h 且集尘斗的储尘量小于60kg,6。9、12,粉尘遇水后,能产生可燃或有爆炸危险的物质时.不得采用湿式除尘器、6。9 13.净化有爆炸危险粉尘和碎屑的除尘器应布置在系统的负压段上、且应设置泄爆装置,6 9 14,用于净化含有爆炸危险物质的湿式除尘器 可布置在所属生产厂房或排风机房内.6,9。15,在下列任一情况下 供暖,通风与空调设备均应采用防爆型。1。直接布置在爆炸危险性区域内时。2。排除。输送或处理有甲,乙类物质,其浓度为爆炸下限10,及以上时。3、排除 输送或处理含有燃烧或爆炸危险的粉尘.纤维等物质,其含尘浓度为其爆炸下限的25.及以上时,6 9,16、用于甲,乙类厂房,仓库及其他厂房中有爆炸危险区域的通风设备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排风设备不应布置在建筑物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内,宜设置在生产厂房外或单独的通风机房中 2。送.排风设备不应布置在同一通风机房内、3。排风设备不应与其他房间的送,排风设备布置在同一机房内。4、送风设备的出口处设有止回阀时,可与其他房间的送风设备布置在同一个送风机房内、6,9.17、用于甲 乙类厂房,仓库及其他厂房中有爆炸危险区域的通风设备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1。设在专用机房中的排风机应采用防爆型 电动机可采用密闭型,2,直接设置在甲.乙类厂房。仓库及其他厂房中有爆炸危险区域的送 排设备,通风机和电机均应采用防爆型 风机和电机之间不得采用皮带传动、3 送风设备设置在通风机房内且送风干管上设置止回阀时,可采用非防爆型.6,9,18 用于甲、乙类厂房 仓库的爆炸危险区域的送风机房应采取通风措施,排风机房的换气次数不应小于1次 h 6。9 19,排除或输送有燃烧或爆炸危险物质的风管不应穿过防火墙和有爆炸危险的车间隔墙,且不应穿过人员密集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6.9。20.一般通风系统的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墙和不燃性楼板等防火分隔物.如确实需要穿过时。应在穿过处设防火阀。在防火阀两侧各2m范围内的风管及其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风管穿过处的缝隙应用防火材料封堵。6,9,21 排除有爆炸危险物质的排风管应采用金属管道,并应直接通到室外的安全处、不应暗设、6,9。22 排除或输送有爆炸或燃烧危险物质的排风系统,除工艺确需要设置外,其各支管节点处不应设置调节阀、但应对两个管段结合点及各支管之间进行静压平衡计算,6.9,23。直接布置在空气中含有爆炸危险物质场所内的通风系统和排除有爆炸危险物质的通风系统上的防火阀、调节阀等部件、应符合在防爆场合应用的要求,6,9,24 排除或输送有燃烧或爆炸危险物质的通风设备和风管均应采取防静电接地措施 当风管法兰密封垫料或螺栓垫圈采用非金属材料时。还应采取法兰跨接的措施、6,9.25、热媒温度高于110 的供热管道不应穿过输送有爆炸危险的气体,蒸气.粉尘或气溶胶等物质的风管、亦不得沿风管外壁敷设,当热媒管道与风管交叉敷设时,应采用不燃材料绝热,6。9 26,排除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混合物的风管,应沿气体流动方向具有上倾的坡度、其值不应小于0.005、6,9,27 排除有爆炸危险粉尘的风管宜采用圆形风管.宜垂直或倾斜敷设,水平敷设管道时不宜过长,需用水冲洗清除积灰时、管道应沿气体流动方向具有下倾的坡度,其值不应小于0、01,6、9 28 设有可燃气体探测报警装置时,防爆通风设备应与可燃气体探测报警装置连锁,6、9、29,排除或输送温度大于80,的空气或气体混合物的非保温金属风管、烟道。与输送有爆炸危险物质的风管及管道应有安全距离.当管道互为上下布置时、表面温度较高者应布置在上面,应与建筑可燃或难燃结构体之间保持不小于150mm的安全距离.或采用厚度不小于50mm的不燃材料隔热、6。9。30。可燃气体管道。可燃液体管道和电缆线等不得穿过风管的内腔、并不得沿风管的外壁敷设、可燃气体管道和可燃液体管道不得穿过与其无关的通风机房 6.9.31.当风管内设有电加热器时。电加热器前,后各800mm范围内的风管和穿过设有火源等容易起火房间的风管及其保温材料均应采用不燃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