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站场客运建筑6.1、站台。雨篷6.1,2,6、1。3,系根据,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GB,50091制定、6,1,4,旅客站台设计。1 2,旅客站台承受客流。行李和包裹搬运,迎宾.消防车辆等通行时的磨压.故站台应采用刚性地面,以满足耐磨和较大荷载使用的要求,站台面应防滑并应做好排水。以保证旅客的行走,行李和包裹搬运车辆通行安全.3,列车进站时车速较快、会危及靠近站台边缘的旅客.据铁道科学研究院测试和国外有关资料 在距站台边缘1m处、列车以120km、h时速通过站台所产生的气动作用 不足以威胁旅客安全、我国铁路车站站台沿用多年的1m安全退避距离。实践证明也是安全的 因此。本条保留了原规范在站台全长范围内距站台边缘1m处应设置明显安全标记的规定 并以国际上通常用来表明环境变化的黄颜色定为警戒线的颜色。其宽度定为0。06m以加强标记的确认程度,1m警戒线的位置适用于停靠站台的客货共线和客运专线旅客列车,一般旅客列车停靠站台时的进站速度小于120km,h,6,1,6,旅客站台设置雨篷目的在于避免旅客和行李 包裹 邮件受雨雪侵袭和烈日照晒。客运专线,客货共线铁路的特大及大型站旅客多.行李 包裹,邮件量大,故宜设置与列车同长的站台雨篷。客货共线铁路的中型站及以下的站房,旅客相对较少。行李。包裹,邮件的作业量也不大 可以根据车站所在地气候特点考虑雨篷的设置长度,6,1、7、旅客站台雨篷设置 铁路建筑接近限界,是站台雨篷设计的重要依据,站台雨篷任何部位侵入限界都将危及行车和旅客的安全,无站台柱雨篷覆盖面大,在设计时除结构本身的问题外、还要考虑安全因素.所以本条规定铁路正线两侧不得设置无站台柱雨篷立柱 在顶棚设计上可以采用一些吸音材料。减少声音的反射,避免产生混响效果.另外还应考虑车体产生的烟气,噪声、振动,以及采光 排水.通风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目前 特大型旅客车站主要为副省会级及以上车站,该类车站大多为始发终到车站.客流相对集中,为更好的体现旅客车站基本站台的客运功能 同时考虑到无站台柱雨棚工程设计的技术经济合理性、因此规定了特大型旅客车站基本站台、根据需要可设置无站台柱雨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