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石油化工塔型设备基础14 2。计算要点14,2,2,总高度不超过65m的圆筒式。圆柱式塔基础受力状态接近于单质点体系 其变形特征属于弯曲型结构 所以可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地震作用 框架式塔基础的地震反应特征与框架接近,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不均匀 因此宜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地震作用,14、2.3,塔型设备的阻尼比目前为经验值,有实测结果时。可进行调整、14、2,4,8度和9度时、塔型设备的竖向地震作用按本规范第5、3.1条规定的方法计算 其计算的竖向地震作用效应再乘以增大系数2 5.塔型设备与基础的质量和刚度均有很大差异。且两者之间是通过螺栓连接起来的.最不利的是设备竖向地震作用直接作用在塔基础或框架顶层梁板上 考虑到以上情况,本规范规定仅考虑设备作用于塔基础或框架顶部的竖向地震作用,14,2.5,根据塔基础的特点,本条规定了可以不进行截面抗震验算的范围 圆筒式,圆柱式塔基础在7度,类场地的条件下.竖向荷载和风压值起控制作用.可不进行截面的抗震验算、框架式塔基础、受力杆件较多.塔径也较大 地震作用所产生的杆件内力小于竖向荷载作用所产生的杆件内力,地震作用不起控制作用的范围比较大,所以不验算范围较原规范有所扩大,14.2。8.石油化工塔型设备的基本自振周期采用理论公式计算很繁琐,同时公式中的参数难以取准、管线,平台及塔与塔相互间的影响无法考虑。因而理论公式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差较大。精度较低.一般根据塔的实测周期值进行统计回归,得出通用的经验公式,较为符合实际,周期计算的理论公式中主要参数是h2.D0.除考虑影响周期的相对因素h,D0外 还考虑高度h的直接影响,所以统计公式采用h2,D0为主要因子是适宜的.圆筒,柱.形塔基础的基本自振周期公式是分别由50个壁厚不大于30mm的塔的实测资料、h2。D0,700.和31个塔实测资料,h2 D0、700,统计回归得到,框架式基础塔的基本自振周期公式是由31个塔的实测基本自振周期数据统计回归得出的.壁厚大于30mm的塔型设备 因实测数据较少.回归公式不能适用。可用现行国家规范的有关规定计算、排塔是几个塔通过联合平台连接而成。沿排列方向形成一个整体的多层排列结构,因此、各塔的基本自振周期互相起着牵制作用.实测的周期值并非单个塔自身的基本自振周期,而是受到整体的影响,各塔的基本自振周期几乎接近 实测结果表明、在垂直于排列方向,是主塔的基本自振周期起主导作用,故规定采用主塔的基本自振周期值,在平行于排列方向,由于刚度大大加大,周期减小。根据40个塔的实测数据分析 约减少10.左右,所以乘以折减系数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