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源 更多>
5,2,水平地震作用计算5,2。1,采用底部剪力法时 结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简图可按图5,2、1采用 水平地震作用和作用效应应符合下列规定,1 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应按下列公式确定.式中.FEk。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α1,相应于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应按本规范第5。1,6条的规定确定,Geq,相应于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等效总重力荷载,Gi、集中于质点i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应按本规范第5,1节的规定确定 X1i。结构基本振型质点i的水平相对位移。hi 质点i的计算高度、h,结构的总计算高度,δ,结构基本振型指数.可按表5、2,1取值.n。质点数.图5、2、1,结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简图表5,2,1 结构基本振型指数 2、结构基本振型和第二振型质点i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应按下列公式确定,式中。F1i、F2i、分别为结构基本振型和第二振型质点i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1,FEk2,分别为结构基本振型和第二振型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X2i 结构第二振型质点i的水平相对位移,h0。结构第二振型曲线的交点计算高度 可采用结构总计算高度的80,3、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效应应按下列公式确定,式中 SEk。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效应.SEk1.SEk2。分别为结构基本振型和第二振型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效应 ξ.地震效应折减系数,5.2.2.当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且不进行扭转耦联计算时.水平地震作用和作用效应应按下列规定计算。1,结构j振型i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应按下列公式确定。式中 Fji,j振型i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αj,相应于j振型自振周期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应按本规范第5。1 6条的规定确定。Xji,j振型i质点的水平相对位移,γj。j振型的参与系数、m、振型数,2,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效应。弯矩,剪力、轴向力和变形。当相邻振型的周期比小于0,85时、可按下式确定,式中、Sj、j振型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效应.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 振型数可只取前3个。5个振型。当基本自振周期大于1.5s时、振型数目可适当增加、振型数应使振型参与质量不小于总质量的90,SEk 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效应。5。2,3。构筑物估计水平地震作用扭转影响时.应按下列规定计算其地震作用和作用效应 1.可能存在偶然偏心的规则构筑物。可不进行扭转耦联计算,但结构两个水平主轴方向的外侧两排抗侧力构件,其地震作用效应应乘以增大系数。短边可按1、15采用、长边可按1、05采用,当扭转刚度较小时。周边各构件宜按不小于1,3采用.角部构件宜同时乘以两个方向各自的增大系数、2,对于偏心构筑物 进行扭转耦联地震作用和效应计算时,可采用三维空间有限元分析模型.也可采用多质点体系平动、扭转耦联分析模型。采用振型分解法计算时,应选取包括两个正交水平方向和扭转的振型。每个方向的振型数不应少于含有该方向的前三阶振型,且振型数应使振型参与质量不小于总质量的90、单向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效应可采用完全二次项平方根法.双向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效应可按下列公式中的较大值确定。式中。Sx,Sy、分别为x向.y向按扭转耦联分析得出的单向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效应,5 2 4,突出构筑物顶面的小型结构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时、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其地震作用效应宜乘以增大系数3 增大部分可不往下传递,但与该突出部分相连的构件设计时应予以计入 5.2,5 抗震验算时,任意结构层的水平地震剪力应符合下式规定,式中,VEki。第i层对应于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结构层剪力。λ,剪力系数,不应小于表5,2、5的规定、对竖向不规则结构的薄弱层、尚应乘以1 15的增大系数。Gj、第j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表5.2 5。结构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值注 1、基本自振周期介于3,5s和5,0s之间的结构 采用插入法取值。2,括号内数值分别用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
批注书签

批注书签自动云同步,随时随地查阅更便捷!

建标库的PC电脑版Android版iPhone版,已全面支持“云批注和云书签”功能。您可以在下载最新版客户端后,立即体验。

在各客户端的资源阅读界面,选中相应的文字内容后,自动弹出云批注菜单;填写相应的信息保存,自动云存储;其它设备随时可查看。

复制 搜索 分享

"大量文字复制"等功能仅限VIP会员使用,您可以选择以下方式解决:

1、选择少量文本,重新进行复制操作

2、开通VIP,享受下载海量资源、文字任意复制等特权

支持平台发展,开通VIP服务
QQ好友 微信 百度贴吧 新浪微博 QQ空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