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构造要求9、6、1、墙骨柱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承重墙的墙骨柱截面尺寸应由计算确定.2.墙骨柱在层高内应连续,可采用指接连接、但不应采用连接板进行连接,3。墙骨柱间距不应大于610mm.4、墙骨柱在墙体转角和交接处应进行加强、转角处的墙骨柱数量不应少于3根 图9。6.1、5.开孔宽度大于墙骨柱间距的墙体,开孔两侧的墙骨柱应采用双柱。开孔宽度小于或等于墙骨柱间净距并位于墙骨柱之间的墙体 开孔两侧可用单根墙骨柱 6。墙骨柱的最小截面尺寸和最大间距应符合本标准附录B第B,2节的规定,7,对于非承重墙体的门洞、当墙体需要考虑耐火极限的要求时 门洞边应至少采用两根截面高度与底梁板宽度相同的规格材进行加强。9 6,2,墙体应符合下列规定 1.墙体底部应有底梁板或地梁板。底梁板或地梁板在支座上突出的尺寸不应大于墙体宽度的1 3,宽度不应小于墙骨柱的截面高度.2、墙体顶部应有顶梁板.其宽度不应小于墙骨柱截面的高度,承重墙的顶梁板不宜少于两层.非承重墙的顶梁板可为单层 3.多层顶梁板上,下层的接缝应至少错开一个墙骨柱间距 接缝位置应在墙骨柱上。在墙体转角和交接处、上,下层顶梁板应交错互相搭接、单层顶梁板的接缝应位于墙骨柱上.并宜在接缝处的顶面采用镀锌薄钢带以钉连接,9,6。3、当承重墙的开洞宽度大于墙骨柱间距时、应在洞顶加设由计算确定的过梁,9 6。4.当墙面板采用木基结构板作面板 且最大墙骨柱间距为410mm时,板材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9mm.最大墙骨柱间距为610mm时。板材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11mm 9,6、5,当墙面板采用石膏板作面板.且最大墙骨柱间距为410mm时。板材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9mm.最大墙骨柱间距为610mm时。板材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12mm、9 6,6。墙面板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墙面板相邻面板之间的接缝应位于骨架构件上.面板可水平或竖向铺设,面板之间应留有不小于3mm的缝隙 2 墙面板的尺寸不应小于1、2m,2,4m。在墙面边界或开孔处、可使用宽度不小于300mm的窄板.但不应多于两块 当墙面板的宽度小于300mm时,应加设用于固定墙面板的填块.3。当墙体两侧均有面板。且每侧面板边缘钉间距小于150mm时。墙体两侧面板的接缝应互相错开一个墙骨柱的间距、不应固定在同一根骨架构件上,当骨架构件的宽度大于65mm时,墙体两侧面板拼缝可固定在同一根构件上.但钉应交错布置、9,6,7,楼盖应采用间距不大于610mm的楼盖搁栅,木基结构板的楼面结构层 以及木基结构板或石膏板铺设的吊顶组成。楼盖搁栅可采用规格材或工程木产品。截面尺寸由计算确定,9.6。8.楼盖搁栅在支座上的搁置长度不应小于40mm、靠近支座部位的搁栅底部宜采用连续木底撑、搁栅横撑或剪刀撑。图9、6.8 木底撑,搁栅横撑或剪刀撑在搁栅跨度方向的间距不应大于2。1m 当搁栅与木板条或吊顶板直接固定在一起时.搁栅间可不设置支撑、9,6。9,楼盖开孔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于开孔周围与搁栅垂直的封头搁栅 当长度大于1.2m时,封头搁栅应采用两根,当长度超过3。2m时,封头搁栅的尺寸应由计算确定 2.对于开孔周围与搁栅平行的封边搁栅。当封头搁栅长度超过800mm时、封边搁栅应采用两根 当封头搁栅长度超过2 0m时,封边搁栅的截面尺寸应由计算确定,3 对于开孔周围的封头搁栅以及被开孔切断的搁栅,当依靠楼盖搁栅支承时,应选用合适的金属搁栅托架或采用正确的钉连接方式。9、6、10,支承墙体的楼盖搁栅应符合下列规定,1.平行于搁栅的非承重墙 应位于搁栅或搁栅间的横撑上.横撑可用截面不小于40mm 90mm的规格材、横撑间距不应大于1,2m。2,平行于搁栅的承重内墙、不应支承于搁栅上 应支承于梁或墙上。3,垂直于搁栅或与搁栅相交的角度接近垂直的非承重内墙,其位置可设置在搁栅上任何位置 4,垂直于搁栅的承重内墙。距搁栅支座不应大于610mm。否则,搁栅尺寸应由计算确定 9.6.11 带悬挑的楼盖搁栅 当其截面尺寸为40mm,185mm时,悬挑长度不应大于400mm 其截面尺寸不小于40mm、235mm时.悬挑长度不应大于610mm、未作计算的搁栅悬挑部分不应承受其他荷载 当悬挑搁栅与主搁栅垂直时,未悬挑部分长度不应小于其悬挑部分长度的6倍 其端部应根据连接构造要求与两根边框梁用钉连接。9.6 12。楼面板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楼面板的厚度及允许楼面活荷载的标准值应符合表9、6、12的规定。2。楼面板的尺寸不应小于1 2m 2.4m 在楼盖边界或开孔处、允许使用宽度不小于300mm的窄板 但不应多于两块、当结构板的宽度小于300mm时,应加设填块固定 3。铺设木基结构板材时 板材长度方向应与搁栅垂直,宽度方向的接缝应与搁栅平行 并应相互错开不少于两根搁栅的距离、4 楼面板的接缝应连接在同一搁栅上。9、6 13,屋盖可采用由规格材制作的、间距不大于610mm的轻型桁架构成。当跨度较小时 也可直接由屋脊板或屋脊梁.椽条和顶棚搁栅等构成。桁架 椽条和顶棚搁栅的截面应由计算确定、并应有可靠的锚固和支撑 9,6 14 屋盖系统的椽条或搁栅应符合下列规定、1,椽条或搁栅沿长度方向应连续。但可用连接板在竖向支座上连接。2 椽条或搁栅在边支座上的搁置长度不应小于40mm,3、屋谷和屋脊椽条的截面高度应比其他处椽条的截面高度大50mm,4,椽条或搁栅在屋脊处可由承重墙或支承长度不小于90mm的屋脊梁支承、椽条的顶端在屋脊两侧应采用连接板或按钉连接的构造要求相互连接 5、当椽条连杆跨度大于2 4mm时。应在连杆中部加设通长纵向水平系杆,系杆截面尺寸不应小于20mm 90mm.图9。6,14,6.当椽条连杆的截面尺寸不小于40mm、90mm时,对于屋面坡度大于1.3的屋盖,可将椽条连杆作为椽条的中间支座,7,当屋面坡度大于1,3,且屋脊两侧的椽条与顶棚搁栅的钉连接符合本标准附录B第B 3,1条的规定时.屋脊板可不设置支座,9,6,15、当屋面或吊顶开孔大于椽条或搁栅间距离时,开孔周围的构件应按本标准第9、6、9条的规定进行加强 9,6.16、上人屋顶的屋面板应符合本标准第9.6 12条对楼面板的规定.对于不上人屋顶的屋面板应符合下列的规定 1。屋面板的厚度及允许屋面荷载的标准值应符合表9。6 16的规定。2、屋面板的尺寸不应小于1、2m、2,4m 在屋盖边界或开孔处.允许使用宽度不小于300mm的窄板、但不应多于两块。当屋面板的宽度小于300mm时、应加设填块固定.3,铺设木基结构板材时,板材长度方向应与椽条或木桁架垂直。宽度方向的接缝应与椽条或木桁架平行、并应相互错开不少于两根椽条或木桁架的距离。4.屋面板接缝应连接在同一椽条或木桁架上 板与板之间应留有不小于3mm的空隙、9。6、17 轻型木结构构件之间采用钉连接时,钉的直径不应小于2.8mm、并应符合本标准附录B第B,3,3条的规定 楼面板.屋面板及墙面板与轻型木结构构架的钉连接应符合本标准附录B第B,3。2条的规定,9,6,18.楼盖。屋盖和顶棚构件的开孔或缺口应符合下列规定、1,搁栅的开孔尺寸不应大于搁栅截面高度的1.4.且距搁栅边缘不应小于50mm。2。允许在搁栅上开缺口,但缺口应位于搁栅顶面 缺口距支座边缘不应大于搁栅截面高度的1。2 缺口高度不应大于搁栅截面高度的1.3,3、承重墙墙骨柱截面开孔或开凿缺口后的剩余高度不应小于截面高度的2.3,非承重墙不应小于40mm 4.墙体顶梁板的开孔或开凿缺口后的剩余宽度不应小于50mm 5。除设计已有规定外,不应随意在屋架构件上开孔或留缺口,9,6,19。梁在支座上的搁置长度不应小于90mm、支座表面应平整、梁与支座应紧密接触。9、6.20,由多根规格材用钉连接制作成的拼合截面梁。图9 6.20.应符合下列规定.1,拼合截面梁中单根规格材的对接位置应位于梁的支座处。2。拼合截面梁为连续梁时,梁中单根规格材的对接位置应位于距支座1.4梁净跨150mm的范围内,相邻的单根规格材不应在同一位置上对接,在同一截面上对接的规格材数量不应超过拼合梁规格材总数的一半,任一根规格材在同一跨内不应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接头、并在有接头的相邻一跨内不应再次对接,边跨内不应对接、3。当拼合截面梁采用40mm宽的规格材组成时 规格材之间应沿梁高采用等分布置的两排钉连接,钉长不应小于90mm,钉的间距不应大于450mm.钉的端距为100mm,150mm 4。当拼合截面梁采用40mm宽的规格材以螺栓连接时 螺栓直径不应小于12mm.螺栓中距不应大于1。2m,螺栓端距不应大于600mm、9,6,21、规格材组成的拼合柱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拼合柱采用钉连接时、拼合柱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沿柱长度方向的钉间距不应大于单根规格材厚度的6倍。且不应小于20倍钉的直径d,钉的端距应大于15d 且应小于18d.2,钉应贯穿拼合柱的所有规格材 且钉入最后一根规格材的深度不应小于规格材厚度的3.4 相邻钉应分别在柱的两侧沿柱长度方向交错打入 3、当拼合柱中单根规格材的宽度大于其厚度的3倍时。在宽度方向应至少布置两排钉 4,当在柱宽度方向布置两排及两排以上的钉时.钉的行距不应小于10d。且不应大于20d。边距不应小于5d。且不应大于20d 5,当拼合柱仅有一排钉时 相邻的钉应错开钉入,当超过两排钉时、相邻列的钉应错开钉入 2 当拼合柱采用螺栓连接时 拼合柱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规格材与螺母之间应采用金属垫片.螺母拧紧后、规格材之间应紧密接触,2.沿柱长度方向的螺栓间距不应大于单根规格材厚度的6倍,且不应小于4倍螺栓直径、螺栓的端距应大于7d 且应小于8 5d 3.当拼合柱中单根规格材的宽度大于其厚度的3倍时、在宽度方向应至少布置两排螺栓。4。当在柱宽度方向布置两排及两排以上的螺栓时。螺栓的行距不应小于1,5d 且不应大于10d、边距不应小于1 5d,且不应大于10d.9 6、22,与基础顶面连接的地梁板应采用直径不小于12mm的锚栓与基础锚固。间距不应大于2 0m.锚栓埋入基础深度不应小于300mm 每根地梁板两端应各有一根锚栓,端距应为100mm,300mm。9,6.23 轻型木结构的墙体应支承在混凝土基础或砌体基础顶面的混凝土圈梁上。混凝土基础或圈梁顶面砂浆应平整,倾斜度不应大于2。
批注书签

批注书签自动云同步,随时随地查阅更便捷!

建标库的PC电脑版Android版iPhone版,已全面支持“云批注和云书签”功能。您可以在下载最新版客户端后,立即体验。

在各客户端的资源阅读界面,选中相应的文字内容后,自动弹出云批注菜单;填写相应的信息保存,自动云存储;其它设备随时可查看。

复制 搜索 分享

"大量文字复制"等功能仅限VIP会员使用,您可以选择以下方式解决:

1、选择少量文本,重新进行复制操作

2、开通VIP,享受下载海量资源、文字任意复制等特权

支持平台发展,开通VIP服务
QQ好友 微信 百度贴吧 新浪微博 QQ空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