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总体布局设计5 3,1,本条规定了避难场所的总体设计中布局设计的主要内容 总体布局设计需综合考虑避难场所形态,根据各应急功能要求进行布局,充分利用避难场所常态设施,合理采取应急功能实现方式,确定主要功能设施的布局,5。3 2、本条规定了避难场所总体布局设计时应急功能分区的主要内容和防灾要求、5。3.3、本条规定了避难场所总体设计时避难单元的划分要求、应急指挥区、应急物资储备区 应急医疗卫生救护区,专业救灾队伍驻扎区 应急停机坪、救灾设备和车辆停放区等属于城市级应急功能区、应急水源区是避难场所运行的基本保障 规定单独划分为独立的避难单元并配置相应工程设施。是为了保障其免受污染。正常发挥其应急功能。5.3,4 对避难场所内现有架空设施需进行处理、避免影响场所安全使用.并以保障其灾时一旦破坏不能危及避难人员安全和造成应急设施损坏为原则 5、3、5.考虑到可用作避难场所的市政绿地公园、不少存在较大的地形起伏,对于地形起伏较大地区、需要考虑避难宿住设施搭建和应急功能运行的要求,采用平坡.台阶或混合式综合利用,当地形起伏较大时、采用台阶式等形式形成边坡时。需通过设置挡土墙或护坡保证安全、5,3,6。避难场所设计时内部通道需要考虑其内部和周边建、构,筑物倒塌或破坏影响,确保灾后使用时车辆和人员的安全、需划定潜在危险区、设置警告标志.5,3。7。建,构.筑物的倒塌或破坏影响范围是划定潜在危险区的依据 地震影响的简化计算。对于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设计的建筑可按不倒塌考虑,在此之前的建筑的倒塌影响宽度,W 可按下式及下列规定确定,式中,W,倒塌影响宽度 m,即建筑外侧至瓦砾边缘的距离,K 宽度系数,按表3取值、H 建筑高度.m。表3,建筑倒塌或破坏影响距离简化计算表。1,防止坠落物安全距离可根据建筑侧面和顶部所存在的可能落物按照不低于设定防御标准对应的加速度和速度进行评估确定、并不小于3m,2、分析避难场所有效避难面积时,当建筑符合不低于重点设防类抗震要求时、按防止坠落物安全距离进行评估。其他情形周边建筑物按可能发生倒塌进行评估,3.分析地震情况下道路两侧建筑破坏或倒塌影响范围时,按下列原则简化分析.1、按照超越罕遇地震影响分析时 当建筑符合特殊设防类抗震要求时、按两侧建筑的防止坠落物安全距离之和进行控制,当两侧建筑均符合不低于重点设防类抗震要求时,按两侧建筑倒塌影响距离较大者与另一侧建筑的防止坠落物安全距离之和进行控制.其他情况、按两侧建筑倒塌影响距离之和进行控制,2。按照罕遇地震影响分析时,当建筑符合不低于重点设防类抗震要求时、可按两侧建筑的防止坠落物安全距离之和进行、当两侧建筑均符合不低于标准设防类抗震要求时,可按两侧建筑倒塌影响距离较大者与另一侧建筑的防止坠落物安全距离之和进行控制、其他情况.可按两侧建筑倒塌影响距离之和进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