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筏形与箱形基础5、4、1。基础混凝土可采用一次连续浇筑.也可留设施工缝分块连续浇筑、施工缝宜留设在结构受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位置 5,4。2,采用分块浇筑的基础混凝土,应根据现场场地条件、基坑开挖流程。基坑施工监测数据等合理确定浇筑的先后顺序。5,4 3、在浇筑基础混凝土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杂物、表面干燥的垫层 木模板应浇水湿润,5,4、4。筏形与箱形基础混凝土浇筑应符合下列规定.1 混凝土运输和输送设备作业区域应有足够的承载力。2、混凝土浇筑方向宜平行于次梁长度方向、对于平板式筏形基础宜平行于基础长边方向。3.根据结构形状尺寸 混凝土供应能力,混凝土浇筑设备.场内外条件等划分泵送混凝土浇筑区域及浇筑顺序 采用硬管输送混凝土时,宜由远而近浇筑,多根输送管同时浇筑时,其浇筑速度宜保持一致。4 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且应均匀、密实。5,混凝土浇筑的布料点宜接近浇筑位置。应采取减缓混凝土下料冲击的措施,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应根据混凝土的粗骨料粒径确定、粗骨料粒径大于25mm时不应大于3m、粗骨料粒径不大于25mm时不应大于6m。6。基础混凝土应采取减少表面收缩裂缝的二次抹面技术措施,5.4 5。筏形与箱形基础混凝土养护宜采用浇水 蓄热.喷涂养护剂等方式 5,4、6、筏形与箱形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宜采用低水化热水泥。合理选择外掺料 外加剂,优化混凝土配合比.2.混凝土浇筑应选择合适的布料方案、宜由远而近浇筑。各布料点浇筑速度应均衡。3,混凝土宜采用斜面分层浇筑方法,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分层厚度不应大于500mm 层间间隔时间不应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4.混凝土裸露表面应采用覆盖养护方式。当混凝土表面以内40mm、80mm位置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小于25,时,可结束覆盖养护,覆盖养护结束但尚未达到养护时间要求时,可采用洒水养护方式直至养护结束,5.4 7 筏形与箱形基础后浇带和施工缝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地下室柱、墙,反梁的水平施工缝应留设在基础顶面。2 基础垂直施工缝应留设在平行于平板式基础短边的任何位置且不应留设在柱角范围、梁板式基础垂直施工缝应留设在次梁跨度中间的1.3范围内。3,后浇带和施工缝处的钢筋应贯通.侧模应固定牢靠。4.箱形基础的后浇带两侧应限制施工荷载、梁,板应有临时支撑措施,5,后浇带和施工缝处浇筑混凝土前 应清除浮浆、疏松石子和软弱混凝土层 浇水湿润。6,后浇带混凝土强度等级宜比两侧混凝土提高一级.施工缝处后浇混凝土应待先浇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后方可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