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结构体系和结构布置3.2.1、有色金属工业厂房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 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小型厂房也可采用砌体结构、3,2、2、厂房结构体系和结构布置除应符合本节规定外 尚应符合本规范第7章,第9章的规定.3,2,3、厂房结构设计应根据建筑场地和地基条件.厂房功能要求。以及场地抗震设防要求 选择结构体系和结构布置、结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结构设计应注重结构整体方案。并应保证整体工作性能和具有抗连续倒塌的能力.2,厂房的平面宜为矩形,平面形状和竖向体型宜简单。规则.刚度和承载力分布宜合理 3。厂房结构单元内 纵向和横向均应布置抗侧力构件,厂房抗侧力体系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良好的变形能力,4,应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及合理的荷载和作用传递途径.传递路线中的构件及节点不应发生脆性破坏.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的破坏而导致整体结构丧失承受各种荷载和作用的能力,5 厂房内设置有较大振动设备的平台应与厂房主体结构脱开。当确有困难时。设备在平台基座处应设置减振或隔振装置.6、高重心储仓的支承结构及其配料工作平台宜与厂房主体结构脱开,7,设备布置在厂房楼面上时。在设备下应设梁。当采用单梁时、应避免梁受扭.采用两根或多根梁时、梁宜以设备和机座的总质心对称布置 3、2,4 抗震设计时、结构设计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厂房结构体系和结构布置除应符合本规范第3。2。3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结构体系和结构布置应满足规则性要求、厂房结构的规则性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3。3.4条的规定,2 厂房的横向和纵向抗侧力体系应具有必要的抗震承载力,良好的变形能力和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 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提高抗震能力的加强措施,3 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的动力特性宜相近、4。结构体系宜有多道抗震防线.5,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结构体系中、不应采用部分为砌体,墙或柱.承重的混合结构体系。3 2。5 抗震设计时.多层厂房结构体系和结构布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厂房结构单元的刚度中心与质量中心宜接近 质量大的设备宜布置在结构单元中部.不宜布置在结构单元的边缘楼层上、2,厂房平面和竖向刚度分布应合理、对薄弱部位或薄弱层、应采取提高其抗震能力的加强措施。3,重型设备宜低位布置或设置独立支承结构。3。2,6,抗震设计时,多层框架结构以及竖向框排架的下部结构部分。乙类厂房以及高度大于24m的丙类厂房不应采用单跨框架结构、高度不大于24m的丙类厂房不宜采用单跨框架结构,侧向框排架结构的多层结构部分、高度大于24m时不宜采用单跨框架结构,3。2.7 运输机通廊.栈桥等构筑物与厂房结构之间宜采用双柱或端头悬挑形式脱开,也可采用滑,滚。动铰连接.但连接节点应采取可靠的构造和安全措施、抗震设计时 运输机通廊。栈桥等构筑物与厂房之间宜设防震缝脱开 8度和9度时应设防震缝脱开 3,2 8。楼层上的设备.除通长的运输机和管线外、不应跨结构缝布置。通长的运输机,管线穿越结构缝时,结构设计应与相关设备专业配合、要求穿越结构缝布置的设备和设施.应有能适应结构变形以及防止设备自身断裂的措施,3 2,9.抗震设计时。多层厂房结构宜避免错层布置、当房屋不同部位因功能不同而使楼层错层时。宜设防震缝划分为独立结构单元.当采用错层结构时.错层两侧宜采用结构布置和侧向刚度相近的结构体系,并应采取避免形成结构薄弱层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