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4 导线测量、技术设计4 4.1。直伸等边支导线的纵向误差.mt 和横向误差、mμ,为 直伸等边附合导线,当观测角经过方位角闭合差调整后。端点的纵向误差.mt。D 横向误差 mμ D 为,则,导线经过平差之后 其最弱点为导线的中点,Z.中点的纵向误差.mt,Z。和横向误差,mμ.Z,公式为 起始边边长误差、和起始方向角误差 m,a。产生的导线端点纵向误差,m.t。D,和横向误差.m。μ、D,为 起始数据误差形成导线中点的纵。横向误差为 导线的误差应由测量误差和起始数据误差所组成、根据上述.则导线端点和中点的点位总误差分别为.对于冶金厂矿测量,控制点的精度和密度必须满足工程施工放样和大比例尺测图的需要,其最弱点的点位中误差。MZ、不应大于5cm。因此 当顾及起始数据误差影响,且起始数据误差与观测误差相等时,按纵。横向误差等影响的原则。其中点应满足,导线全长最大相对闭合差的公式为 式中,L。导线总长.km,n。导线边数,λ 系统误差系数,取λ 2,10.6,mβ。测角中误差,MD.导线终点点位误差、mS.测边中误差。ρ.206265。WX、导线X坐标分量闭合差 WY.导线Y坐标分量闭合差、将式.14,的数值代入式.8,式,9 15,和 16 得到规范表4.4。1之精度系列.4.4、2,当相邻边长之比大于1 3时 望远镜必须调焦才能看清目标。使视准轴误差对水平角观测的影响增大、4、4、3、直伸形状的导线,测边误差不会影响横向误差。测角误差不会影响纵向误差。可使导线的纵横向误差最小。长度最短 测边和测角的工作量最少 这是布网的原则、水平角观测4。4。5。导线水平角观测的技术要求参照以往测量实践经验和国内现行同类规范制订、4 4.6。全圆方向法观测时,各项限差估算,1。测微器两次读数差的限差 读数,取控制测量的经验值.17.2、半测回归零差的限差 3,同一方向一测回2C较差的限差。4、同一方向各测回差的限差。式中、V。望远镜放大率.mr,方向照准误差 各项限差估算结果见表2 4 4.7,关于全圆方向法观测的规定。1、仪器安置误差包括对点误差和整平误差 仪器对点误差对水平角的影响,与测站至目标间的距离成反比。因此、在短边上测角时更应注意仪器的对中,依据全站仪光学 或激光、对中器的视轴、或射线。与竖轴重合度指标 在仪器高度设置为0,8m.1 5m范围内时、对点误差检验校正值和测量水平角的精度要求.规定对点误差应小于2mm。整平误差不能用观测方法消除。对水平角观测的影响与观测目标的倾角大小有关、倾角越大。影响越大,因此观测中气泡中心偏离理论中心不应大于1格,2。在各测回间均匀配置水平度盘位置、可有效减弱度盘分划的周期误差对角度的影响 3 生产实践表明.方向数少于3个时,观测时间短 全站仪水平方向扭动很小 不归零对观测精度影响可不计.还可提高观测效率.边长测量4,4,9,导线边长应使用全站仪测量,也可使用电磁波测距仪测量.导线测量边长测量技术要求按下列原则确定,1、仪器的级别。测回数是根据测距精度规定的,2,读数较差是根据各级仪器的标称精度规定的.3.测回较差为读数较差mr乘以2后取整。4,往返测距较差的限差、取导线测距中误差倍.4,4。10、全站仪测量边长的气象改正、应采用厂家提供的公式计算 4,4,11、边长倾斜改正可选择采用垂直角进行平距改正、也可选择采用两端高差进行平距改正、当选择采用垂直角进行边长倾斜改正时,垂直角的观测误差将对水平距离的精度产生影响、由于高差测定误差 mh 而引起水平距离改正数的中误差mD为 式中h之值远比S之值小得多、说明高程误差对水平距离改正的误差影响很小.因此,垂直角按五等全站仪三角高程技术要求施测,完全能保证测距边的精度,4.4、12 当选择采用高差进行平距改正时、往返测高差较差满足本规范式4,4,12的规定即可。数据处理4、4.13.式4,4.13。1是根据双观测列计算中误差的公式推导出来的 式4、4.13。2是根据真误差计算中误差的公式推导出来的、4.4 15,用式4.4。15 1和式4,4,15,2计算的水平距离。均在全站仪测站和掕镜站的平均高程面上,4 4 16 冶金工程测量对边长要求精度高,并要求测量长度与施工现场所在高程面的长度一致。因此,应将位于不同高程面上测量边长.统一归化测区平均高程面上。4 4,17,当边长要进行高斯投影距离改正时 应先将边长归化到参考椭球面上。4。4,18。参考椭球体面上的边长应进行高斯投影改化、才能在高斯平面上进行控制网的计算,4 4,19。表4,4、19是根据数字有效位数和运算凑整规则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