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技术设计5.3。1。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5,3。1的规定,5,3、2 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路线宜以平面控制网为基础,按三角高程导线或高程导线网形式布设.作为首级高程网时 应布设成环形、附合于高等级点时、可布设成附合路线或结点网形状,5 3。3。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路线可与同等级水准测量路线组成同等级的高程控制网、观测5,3,4 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5,3、4的规定、5.3、5、观测视线离开地面和左右障碍物的距离应大于1 2m 5,3.6 仪器高、反光镜或觇牌高在观测前。后应各量一次。较差不应大于2mm 取用平均值.5、3,7,当三、四等相邻两点间不通视或边长超长时.可在两点中间设站两次.分别测量高差代替对向观测,两次设站的间距不应大于50m。两次测量的高差较差不应大于对向观测高差较差、5.3 8 三等全站仪三角高程路线除对向观测外、还应进行往返观测。路线往返测高差 用对向观测平均值计算,闭合差 不应大于本规范表5.3。1中附合或环形路线的闭合差,5.3.9、对向观测应在相同或相似的气象条件下完成、对大气条件变化快的测区、宜采用对向观测数据 通过统计分析反求大气折光系数,数据处理5 3,10 单向测量的高程导线边两端点的高差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h,高程导线边两端点的高差.m.S、高程导线边的斜距。m、D。高程导线边的水平距离.m.αV.高程导线边的垂直角 k。测区的大气折光系数、R,地球平均曲率半径。m、i、仪器高 m、V、觇牌高,m,5 3。11。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应计算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W,并应满足本规范表5 3.1的规定,5,3,12、三,四等全站仪三角高程网应进行严密平差、五等全站仪三角高程网可采用简易方法平差、当水准网中有部分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的高差时,也可与同等级水准测量的高差组成联合网平差、5,3、13。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计算的数字取位应符合表5。3.13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