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RTK平面控制测量。技术设计4 3 1。RTK平面控制测量可用于一般地区一、二。三级控制点的测量,4.3 2。RTK平面控制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3,2的规定.4.3 3,平面控制点相邻点的最大点间距 不宜大于相应等级相邻点平均间距的2倍.最小点间距不宜小于相应等级相邻点平均间距的1。2 RTK测量4,3 4。RTK平面控制测量可利用CORS系统.二。三级控制网也可采用单基站或双基站测量.4、3,5。RTK控制测量应采用双频GNSS机.标称精度应优于10mm,5mm,km、4、3,6。利用CORS系统测量时,应执行CORS服务商的技术要求。4。3.7、采用单基站或双基站进行RTK测量时.基准站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电台传输数据时 基准站应设置在地势较高。四周开阔的地方或控制点上,2。基准站附近200m范围内应无电视台、电台 微波站,超高压输电线等干扰源。3。天线对中误差不应大于2mm,天线高在测前。测后应各量一次,较差不应大于2mm、4、基准站设置及工作情况,应在手簿中记录、4。3。8、GNSS坐标系统与地方坐标系统转换参数求解应符合下列规定、1。控制点不应少于4点。且应均匀覆盖待测区域。2、当控制点同时具有GNSS坐标和地方坐标时,可将两套坐标直接输入数据采集器计算转换参数或直接输入已知转换参数、现场作业时,实时测量的控制点GNSS坐标、与已知的GNSS坐标不一致时,应进行改正.3。当控制点只有地方坐标时,可通过控制点联测GNSS坐标,解求转换参数.并应符合表4.3 8的规定,4,不得采用现场点校正的方法求解转换参数.5。转换参数确定后.应检查不低于同等级精度的已知控制点、其坐标较差应满足表4,3、8的要求.6,转换参数解求和已知点检验情况应记录手簿.4,3、9,RTK控制测量时,高度角15.以上的有效卫星不应少于5颗、PDOP值不应大于6,4,3、10,RTK控制测量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3,10的规定 4。3 11、RTK控制测量观测时 应符合下列规定、1 天线应采用三脚架安置。对中误差不应大于2mm,天线高量测较差不应大于2mm.2.数据采集器的平面收敛精度应优于2cm 高程收敛精度应优于3cm.3.RTK控制测量一测回观测应按以下程序和要求进行,1,GNSS接收机开机,初始化.在得到RTK固定解且收敛稳定后。方可开始观测,2,采样间隔取1s、坐标取用本测回的平均值,3 关机或断开数据链连接。结束本测回.4、下一测回应在关机或断开数据链连接60s以后进行,5。取各测回 各时段检验合格的观测值的平均值、作为RTK控制测量的最终结果.6.当初始化时间超过5min仍得不到固定解时.宜关机再启动接收机进行初始化。当重新启动三次仍不能获得固定解时,应更换基站或换时间段进行测量 4,3、12、RTK控制测量观测应记录手簿。经纬度应记录至0,00001。坐标和高程应记录至0。001m 天线高应记录至0,001m,4。3 13 对RTK控制点.应进行100.内业检查,并应随机选择5,10 的点。且总数不应少于3点进行实测检查。4 3,14。RTK控制点可采用同等级GNSS静态或快速静态法测量坐标,全站仪测量边长或角度等方法进行检查、并应符合表4,3。14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