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水平位移监测13.5,1,变形监测点的水平位移可采用视准线,极坐标,交会,吊垂球。全站仪投点等常规方法观测,13 5 2,采用视准线法观测点位横向位移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一 二等宜采用有测微器的活动觇牌,三.四等可采用直读式标尺,2 视准线法观测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3、5,2的规定,13,5,3.采用极坐标法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采用全站仪双测站极坐标法测定,2。测角中误差 测边中误差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mp,最弱点点位中误差、mm,mβ,测角中误差。mS。测边中误差,mm S、测站到监测点的最长距离,mm。ρ 206265。13.5,4,采用前方交会法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控制点不宜少于3点,控制点间距离不宜小于交会边长、采用测角交会时.待定点交会角宜在60,120、之间,采用测边交会法时。交会角宜在30.150 之间,2 采用测角交会观测时,测角中误差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 mβ.测角中误差,mp,最弱点点位中误差.mm、S、两已知点间距离、m。α、β 测站交会角,a.b、测站到监测点的距离。m,γ 待定点交会角,ρ,206265。3、采用测边交会观测时 测边中误差可按下式计算.式中.mS 测边中误差 mm a、b、两测站到监测点的距离。m S,两已知点间距离、mm。h,监测点至两测站连线的垂距。m。13,5.5、采用吊垂线法观测纵,横向相对位移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垂线应采用直径为0.5mm,1,2mm的高强度钢丝.抗拉安全系数应大于2,下端应吊5kg.10kg的重锤,2,当垂线较长重锤摆动时 应将重锤放入盛有稳定液的容器中 3。垂线悬挂支点到下端读数点间的距离应测量至厘米,4,吊线法观测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3.5,5的规定.13、5,6,采用全站仪投点法观测纵,横向相对位移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每个监测点应设置上。下两个观测标志,上,下标志应大致在同一铅垂线上,偏差不宜大于20mm、2、采用不低于DQ2级全站仪观测 全站仪到下标志的距离,不宜小于上,下标志间距离的1,5倍,3,投点法观测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3 5.6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