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7,建筑保温和外墙装饰6、7,1,本条规定了建筑内外保温系统中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的基本要求.不同建筑,其燃烧性能要求有所差别。A级材料属于不燃材料,火灾危险性很低 不会导致火焰蔓延 因此。在建筑的内,外保温系统中 要尽量选用A级保温材料.B2级保温材料属于普通可燃材料。在点火源功率较大或有较强热辐射时.容易燃烧且火焰传播速度较快.有较大的火灾危险。如果必须要采用B2级保温材料。需采取严格的构造措施进行保护.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也要注意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如分别堆放,远离焊接区域,上墙后立即做构造保护等、B3级保温材料属于易燃材料 很容易被低能量的火源或电焊渣等点燃,而且火焰传播速度极为迅速、无论是在施工。还是在使用过程中。其火灾危险性都非常高 因此,在建筑的内 外保温系统中严禁采用B3级保温材料 具有必要耐火性能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是防止火势蔓延的重要屏障。耐火性能差的屋顶和墙体.容易被外部高温作用而受到破坏或引燃建筑内部的可燃物。导致火势扩大、本条规定的基层墙体或屋面板的耐火极限 即为本规范第3,2节和第5。1节对建筑外墙和屋面板的耐火极限要求,不考虑外保温系统的影响,6.7.2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对于建筑外墙的内保温系统 保温材料设置在建筑外墙的室内侧 如果采用可燃、难燃保温材料 遇热或燃烧分解产生的烟气和毒性较大,对于人员安全带来较大威胁,因此。本规范规定在人员密集场所、不能采用这种材料做保温材料.其他场所、要严格控制使用、要尽量采用低烟、低毒的材料.6.7。3、建筑外墙采用保温材料与两侧墙体无空腔的复合保温结构体系时 由两侧保护层和中间保温层共同组成的墙体的耐火极限应符合本规范的有关规定、当采用B1。B2级保温材料时 保温材料两侧的保护层需采用不燃材料 保护层厚度要等于或大于50mm,本条所规定的保温体系主要指夹芯保温等系统 保温层处于结构构件内部,与保温层两侧的墙体和结构受力体系共同作为建筑外墙使用,但要求保温层与两侧的墙体及结构受力体系之间不存在空隙或空腔。该类保温体系的墙体同时兼有墙体保温和建筑外墙体的功能.本条中的,结构体。指保温层及其两侧的保护层和结构受力体系一体所构成的外墙、6、7,4,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有机保温材料在我国建筑外保温应用中占据主导地位、但由于有机保温材料的可燃性。使得外墙外保温系统火灾屡屡发生.并造成了严重后果 国外一些国家对外保温系统使用的有机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进行了较严格的规定,对于人员密集场所,火灾容易导致人员群死群伤、故本条要求设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筑 其外墙外保温材料应采用A级材料.6 7.4A,新增条文。本条为强制性文.我国已有不少建筑外保温火灾造成了严重后果,且此类火灾呈多发态势、燃烧性能为A级的材料属于不燃材料,火灾危险性低 不会导致火焰蔓延,能较好地防止火灾通过建筑的外立面和屋面蔓延 其他燃烧性能的保温材料不仅易燃烧。易蔓延 且烟气毒性大 因此,老年人照料设施的内.外保温系统要选用A级保温材料,当老年人照料设施部分的建筑面积较小时 考虑到其规模较小及其对建筑其他部位的影响 仍可以按本节的规定采用相应的保温材料,6 7 5、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本条规定的外墙外保温系统。主要指类似薄抹灰外保温系统 即保温材料与基层墙体及保护层 装饰层之间均无空腔的保温系统,该空腔不包括采用粘贴方式施工时在保温材料与墙体找平层之间形成的空隙 结合我国现状、本规范对此保温系统的保温材料进行了必要的限制、与住宅建筑相比。公共建筑等往往具有更高的火灾危险性,因此结合我国现状,对于除人员密集场所外的其他非住宅类建筑或场所,根据其建筑高度、对外墙外保温系统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做出了更为严格的限制和要求。6,7,6。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本条规定的保温体系。主要指在类似建筑幕墙与建筑基层墙体间存在空腔的外墙外保温系统 这类系统一旦被引燃、因烟囱效应而造成火势快速发展,迅速蔓延,且难以从外部进行扑救、因此要严格限制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同时,在空腔处要采取相应的防火封堵措施,6 7.7 6,7.9,这三条主要针对采用难燃或可燃保温材料的外保温系统以及有保温材料的幕墙系统、对其防火构造措施提出相应要求.以增强外保温系统整体的防火性能,第6.7。7条第1款是指采用B2级保温材料的建筑.以及采用B1级保温材料且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公共建筑或采用B1级保温材料且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有耐火完整性要求的窗,其耐火完整性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镶玻璃构件耐火试验方法、GB,T.12513中对非隔热性镶玻璃构件的试验方法和判定标准进行测定 有耐火完整性要求的门.其耐火完整性按照国家标准。门和卷帘的耐火试验方法,GB T.7633的有关规定进行测定,6.7,10,由于屋面保温材料的火灾危害较建筑外墙的要小,且当保温层覆盖在具有较高耐火极限的屋面板上时,对建筑内部的影响不大,故对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要求较外墙的要求要低些.但为限制火势通过外墙向下蔓延 要求屋面与建筑外墙的交接部位应做好防火隔离处理,具体分隔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6。7。11.电线因使用年限长、绝缘老化或过负荷运行发热等均能引发火灾 因此不应在可燃保温材料中直接敷设,而需采取穿金属导管保护等防火措施、同时,开关,插座等电器配件也可能会因为过载,短路等发热引发火灾、因此、规定安装开关、插座等电器配件的周围应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不应直接安装在难燃或可燃的保温材料中,6 7。12,近些年.由于在建筑外墙上采用可燃性装饰材料导致外墙面发生火灾的事故屡次发生。这类火灾往往会从外立面蔓延至多个楼层 造成了严重的火灾危害、因此。本条根据不同的建筑高度及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构造情况,对建筑外墙使用的装饰材料的燃烧性能作了必要限制,但该装饰材料不包括建筑外墙表面的饰面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