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Code.for、seismic,design,of、buildingsGB。50011.2010、2016年版、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0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199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局部修订的公告.现批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局部修订的条文,自2016年8月1日起实施.经此次修改的原条文同时废止、局部修订的条文及具体内容,将刊登在我部有关网站和近期出版的,工程建设标准化。刊物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6年7月7日。修订说明.本次局部修订系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4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3,169号 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的设计。勘察、研究和教学单位对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进行局部修订而成 此次局部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即,1。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15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15.以及民政部发布2015年行政区划变更公报,修订.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2010附录A 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2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实施以来各方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对部分条款进行文字性调整,修订过程中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对具体修订内容进行了反复的讨论和修改,与相关标准进行协调,最后经审查定稿,此次局部修订 共涉及一个附录和10条条文的修改、分别为附录A和第3 4。3条,第3、4 4条、第4、4,1条,第6,4 5条。第7,1,7条、第8.2 7条,第8。2、8条,第9,2 16条.第14 3 1条.第14 3,2条 本规范条文下划线部分为修改的内容,用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次局部修订的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本次局部修订的参编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黄世敏,王亚勇,戴国莹。符圣聪。罗开海、李小军 柯长华、郁银泉.娄宇.薛慧立。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徐培福。齐五辉。范重。吴健 郭明田。吴汉福 马东辉、宋波 潘鹏。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609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011,2010,自2010年12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1,0,2,1.0、4,3。1,1 3,3.1、3,3 2,3,4.1,3。5.2,3,7,1.3 7。4,3,9.1,3。9,2、3。9。4、3。9。6.4,1.6 4。1,8。4 1.9、4,2、2,4,3。2 4,4,5 5.1、1,5 1。3,5、1,4.5,1,6、5.2。5,5.4、1 5,4、2,5。4 3.6.1.2、6,3 3 6、3 7,6、4、3,7,1.2,7.1,5。7、1、8.7,2、4.7、2、6,7 3。1。7 3。3、7 3,5.7.3、6。7.3。8。7.4、1.7 4,4。7,5.7。7、5.8。8,1.3 8。3,1,8,3、6.8、4 1,8.5。1。10 1 3、10,1,12,10。1,15,12,1、5,12。2,1、12,2,9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同时废止,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0年5月31日。前.言、本规范系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建标,2006,77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的设计.勘察、研究和教学单位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进行修订而成 修订过程中,编制组总结了2008年汶川地震震害经验、对灾区设防烈度进行了调整,增加了有关山区场地.框架结构填充墙设置.砌体结构楼梯间,抗震结构施工要求的强制性条文。提高了装配式楼板构造和钢筋伸长率的要求 此后、继续开展了专题研究和部分试验研究、调查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大地震、包括汶川地震 的经验教训,采纳了地震工程的新科研成果,考虑了我国的经济条件和工程实践。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了有关设计,勘察。科研 教学单位及抗震管理部门的意见 经反复讨论 修改,充实和试设计.最后经审查定稿。本次修订后共有14章12个附录 除了保持2008年局部修订的规定外,主要修订内容是。补充了关于7度。0 15g 和8度.0,30g。设防的抗震措施规定 按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调整了设计地震分组 改进了土壤液化判别公式。调整了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阻尼调整参数、钢结构的阻尼比和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隔震结构的水平向减震系数的计算,并补充了大跨屋盖建筑水平和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提高了对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 底部框架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要求,提出了钢结构房屋抗震等级并相应调整了抗震措施的规定 改进了多层砌体房屋。混凝土抗震墙房屋,配筋砌体房屋的抗震措施 扩大了隔震和消能减震房屋的适用范围.新增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原则以及有关大跨屋盖建筑,地下建筑。框排架厂房。钢支撑、混凝土框架和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抗震设计规定 取消了内框架砖房的内容,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 认真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和建议寄交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中国筑科学研究院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管理组。邮编.100013,E,mail.GB。50011,cabr,163,com、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参编单位.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南建筑设计院.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筑设计研究院,云南省设计院,四川省建筑设计院,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中建国际 深圳 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 云南大学。广州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主要起草人、黄世敏。王亚勇.以下按姓氏笔画排列。丁洁民,方泰生。邓华、叶燎原。冯远 吕西林.刘琼祥,李亮,李惠、李霆。李小军 李亚明,李英民 李国强,杨林德,苏经宇、肖伟.吴明舜、辛鸿博.张瑞龙 陈炯.陈富生 欧进萍.郁银泉.易方民.罗开海,周正华,周炳章.周福霖、周锡元 柯长华.娄宇。姜文伟,袁金西。钱基宏 钱稼茹,徐建,徐永基、唐曹明 容柏生,曹文宏、符圣聪。章一萍、葛学礼、董津城,程才渊,傅学怡,曾德民 窦南华,蔡益燕.薛彦涛,薛慧立,戴国莹.主要审查人、徐培福.吴学敏。刘志刚.以下按姓氏笔画排列。刘树屯、李黎.李学兰,陈国义,侯忠良,莫庸 顾宝和、高孟谭、黄小坤.程懋堃

页面正在加载中,点此刷新

批注书签自动云同步,随时随地查阅更便捷!

建标库的PC电脑版Android版iPhone版,已全面支持“云批注和云书签”功能。您可以在下载最新版客户端后,立即体验。

在各客户端的资源阅读界面,选中相应的文字内容后,自动弹出云批注菜单;填写相应的信息保存,自动云存储;其它设备随时可查看。

复制 搜索 分享

"大量文字复制"等功能仅限VIP会员使用,您可以选择以下方式解决:

1、选择少量文本,重新进行复制操作

2、开通VIP,享受下载海量资源、文字任意复制等特权

支持平台发展,开通VIP服务
QQ好友 微信 百度贴吧 新浪微博 QQ空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