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源 更多>
  • 北京市餐饮服务单位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规范 DB11/T 1791-2020
  • 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技术规范 第7部分:终端 DB11/T 1164.7-2020
  • 北京市信息化促进条例 2007年
  • 北京市装配式抗震支吊架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附条文说明] DB11/T 1810-2020
  • 北京市骨灰节地生态安葬规范 DB11/T 3026-2020
  • 北京市水利工程绿色施工规范 DB11/T 1776-2020
  • 北京市节水评价规范 第2部分:机关 DB11/T 936.2-2020
  • 北京市用水定额 第30部分:洗车 DB11/T 1764.30-2020
  • 北京市绿地保育式生物防治技术规程 DB11/T 1733-2020
  • 北京市城镇再生水厂恶臭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 DB11/T 1755-2020
第五章,政策机制第一节,政策措施一、财政政策 立足功能区域发展要求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健全公共财政体系 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按照事权与财力相匹配的原则。完善四类功能区域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体系.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健全专项转移支付政策.改革财力分配方向 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方向,引导公共服务资源均衡合理布局,推动实现不同功能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体相当。二,投资政策、坚持按领域调控和按区域调控相结合的原则,确定功能区域的不同投资重点 采取差异化政府投资政策。加强对社会资金的引导、着眼四类功能区域进行差异化投资管理 在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功能区域主导功能发展方向。确定投资重点.分功能区域调整各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市级和区县投资比例 建立规范的投资标准目录.着眼功能区域发展方向加强社会投资引导、加强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放大作用。带动社会投资进入符合功能区域发展方向的领域.三。产业政策、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加强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的指导.促进各功能区域主导产业错位发展 协调发展。修订产业发展指导目录、进一步明确不同功能区域鼓励,限制和禁止的产业.形成市和区县两级联动的产业筛选和扶持机制.引导产业合理布局,严格市场准入制度、适时修订形成更加严格的项目准入占地 耗能,耗水、废物处置利用率,资源产出率.三废.排放等全市统一的强制性标准、并鼓励各区县在项目引进中实行严于国家和市级标准的准入条件,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对不符合区域发展方向的产业,通过设备折旧补贴。设备贷款担保、迁移补贴、土地置换、提高投资强度等手段、推动产业转移和退出,四,土地政策.坚持优化结构。总量调控 差别管理的原则 按照不同功能区域发展定位 科学确定各功能区域各类空间比例和土地供应方向,优化空间利用结构 确定四类功能区域开发强度.以及城市空间、生态空间和农业空间的比例.在此基础上,确定各类用地规模。明确土地供应方向、根据功能区域发展方向.明确四类功能区域土地供应方向和重点。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将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并标注到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证书上,禁止改变基本农田用途和位置 五.人口政策.坚持总量调控.合理布局,统一管理的原则,综合利用经济,法律,政策等手段,促进人口分布与经济布局。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引导人口合理布局.促进首都功能核心区人口疏解 人口比重有所下降,积极调控城市功能拓展区人口结构,人口比重趋于合理。提高城市发展新区人口承载力.人口比重适度增加,引导生态涵养发展区人口集聚,人口集聚水平显著提高。改进人口管理和服务、稳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加强流动人口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 促进人口规模增长适度.结构优化、流动有序,合理控制人口规模.立足四类功能区域发展定位和资源环境条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高端.高效 高辐射的产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低端业态的调整退出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六 环境政策 按照建设宜居城市的总体要求。坚持环境优先。强化标准、分类管理的原则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实行更严格的环境政策、实行更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指标。严格控制污染增量 进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严格执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行更加严格的产业准入环境标准、注重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实施差别化生态建设政策,首都功能核心区要严格确保绿地比例,努力扩大绿化空间 城市功能拓展区要规范绿地管理 完善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绿地政策。城市发展新区要完善平原地区防护林网 推动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改造升级。引导节约使用林地、严格控制林地转为建设用地和其他农用地 生态涵养发展区要积极推进集体生态林林权制度改革.完善生态林补偿政策 强化生态林管护责任,七。水资源政策 坚持量水而行.以供定需、因水制宜,把水资源承载量作为支撑城市发展和人口规模的重要决定性因素。实现人水和谐。有序发展。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 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确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 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坚决遏制用水浪费.严格控制入河污染物总量、建立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体系和考核制度 严格控制高耗水产业发展.强化饮用水水源应急管理 强化区域发展与水务发展的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应与供水能力相协调,排水设施建设要适应区域功能要求,并同步建设雨洪利用工程,八、区域合作政策。要着眼于首都经济圈规划建设 统筹好与河北省 天津市功能区域发展政策,推动形成协调合作共同发展的格局 推动跨省市区域合作.更深入广泛地开展与津冀晋蒙及环渤海地区合作。充分发挥首都优势,显著增强服务区域.服务全国的功能、共同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和首都经济圈形成。促进以首都为核心的城市群整体发展水平的跃升,建立健全合作协调机制 推动建立高层定期协调机制.统筹解决跨省市基础设施。生态建设.资源能源.产业合作等领域的重大问题。鼓励区县.部门与周边地区建立沟通协调机制、着力构建,多领域,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合作体系。
批注书签

批注书签自动云同步,随时随地查阅更便捷!

建标库的PC电脑版Android版iPhone版,已全面支持“云批注和云书签”功能。您可以在下载最新版客户端后,立即体验。

在各客户端的资源阅读界面,选中相应的文字内容后,自动弹出云批注菜单;填写相应的信息保存,自动云存储;其它设备随时可查看。

复制 搜索 分享

"大量文字复制"等功能仅限VIP会员使用,您可以选择以下方式解决:

1、选择少量文本,重新进行复制操作

2、开通VIP,享受下载海量资源、文字任意复制等特权

支持平台发展,开通VIP服务
QQ好友 微信 百度贴吧 新浪微博 QQ空间 更多